请选择 目标期刊

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闭塞性脑梗死的最佳时机探讨 下载:65 浏览:247

张广智 《诊断医学》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治疗患者采用不同时段介入溶栓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收的72例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将入选根据发病时间长短分为观察组(发病时间<3h)与对照组(发病时间为3~6h)各36例。均采取介入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24h、治疗后7d患者评分均显著下降,而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Hcy、BNP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7d,两组Hcy、BNP水平均显著改善,而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病死率及颅内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闭塞性脑梗死发病3h以内患者相比于发病3~6h的患者,采用介入溶栓治疗效果更好,起效快,神经功能恢复更明显,相关实验室指标改善更显著,病死率更低,具有推广价值。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支护时机及预留变形量研究 下载:45 浏览:400

方中明1 杨林松2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隧道的合理支护时机与预留变形量是制约施工工期和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以湖北省宜巴高速公路峡口隧道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围岩的时空变形规律进行分析,研究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的合理支护时机与预留变形量。结果表明: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以与时间相关的蠕变变形为主,拱顶下沉蠕变变形量占总变形量的78%,水平收敛蠕变变形量占总变形量的71%。拱顶下沉量在15 d后即可达到其总变形量的90%,水平收敛量在12 d后达到其总变形量的90%。按照极限位移准则,二次衬砌的支护时间为隧道开挖15 d后;按照变形速率准则,二次衬砌的支护时间为隧道开挖25 d后;合理的支护时机应在隧道开挖后15~25 d。基于研究结果,峡口隧道设置的预留变形量设计为35cm,通过对二次衬砌进行长期稳定性分析,验证了该预留变形量是合理的。

页岩气井增压时机的确定——以四川盆地长宁区块为例 下载:67 浏览:496

张大双 周潮光 王学华 《天然气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针对页岩气田需要不断补充新井,井口压力和地面管网压力不断变化的特点,为了快速准确地确定页岩气井的增压时机,以长宁页岩气田N201井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气藏-地面一体化分析方法,通过气藏工程和地面工程联合计算分析来确定目标气井和增压时间节点。按照N201井区初始井口压力进行分类,根据气井压力递减的快慢抽提出四种类别气井的压力预测曲线,通过幂指数模型参数的横向平移,拟合页岩气井快速递减期的压力,校准压力预测模型;然后再根据地面集输管网建模分析,预测地面管网节点压力,最后通过预测井口压力和管网节点压力的比对来确定需要增压的页岩气井和增压时机。研究结果表明:①在页岩气持续补充新井的模式下,井口压力和地面管网压力在不断动态变化,增压时机的确定需要将气藏工程和地面集输工程联合起来进行分析;②通过建立页岩气井压力预测模型和页岩气地面集输管网模型,将两个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可确定增压目标和时间节点;③实例计算结果表明,长宁页岩气区块的气井井口压力递减至高于输压0.5~1.0 MPa大概需要10~14个月时间,即在页岩气井投产一年左右时就需考虑进行增压。

盆底肌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下载:53 浏览:375

钱莹 马曼 陈奇刚 顾力华 祁应虎 王龙 崔婷 赵亚丽 李鹏程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12期

摘要:
盆底肌功能障碍是临床常见疾病,对女性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均会造成较大影响。其致病因素主要是盆底支持功能衰退,继而导致女性生殖器官与邻近器官下移,因此改善盆底肌功能障碍对于提高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本文在介绍盆底肌功能障碍发病原因的基础上整理在临床使用较多且疗效确切的康复方法,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原因与康复治疗方式及时机研究进展 下载:155 浏览:1495

徐华琼 赵多艳 严斯玮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8期

摘要: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FPFD)是我国临床上女性发生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该病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造成FPFD出现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分娩和妊娠、产后是对盆底功能改善及康复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在对FPFD的预防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原因、康复治疗方式、康复治疗时机等内容,对女性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不同时机盆底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和护患关系的影响与观察 下载:129 浏览:1308

宋伟 邵桂珍 王锡玲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盆底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和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1~2023.1期间在我院分娩的150例产妇,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产后半年到一年在开展盆底康复护理,研究组在产后42d到产后3个月开展盆底康复护理,观察两组盆底功能恢复情况、护患关系。结果:盆底肌肌力:研究组改善更明显(P<0.05),总满意率: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产后42d开展盆底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可促使产妇盆底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并利于增进护患关系。

基于时机理论的戒烟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下载:2 浏览:409

向邱 张春瑾 徐素琴 李小攀 2020年8期

摘要:
探讨以时机理论为框架的戒烟干预对COPD患者戒烟效果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18年1月—10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试验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接受基于时机理论的戒烟干预,对照组接受呼吸科常规护理,并依据《中国临床戒烟指南(2015版)》对其进行简短戒烟干预及定期随访,两组均于患者出院后1个月、6个月评定戒烟率、尼古丁依赖程度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试验组出院后1个月戒烟率为72.34%,高于对照组的戒烟率40.82%,试验组出院后6个月戒烟率为85.11%,高于对照组的戒烟率48.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尼古丁依赖程度分值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戒烟干预可有效提高COPD患者戒烟率,降低尼古丁依赖程度,尚未发现其对焦虑、抑郁情况的改善。

巧设问题,引领课堂 下载:52 浏览:359

俞锡娇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一堂课中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充满学习的激情,问题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昆明的雨》教学为例,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巧设问题,引领课堂。

不同时机电复律对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无症状性脑栓塞发生率的影响 下载:72 浏览:490

夏云兵1 黄卫斌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电复律对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无症状性脑栓塞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仍为心房颤动的患者42名,随机分为即刻电复律组(A组)和延迟电复律组(B组),观察两组无症状脑栓塞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20例患者术后24小时头磁共振检查共有3例(15. 00%)发现7个新发梗死灶,B组1例在术后第9天转为窦性心律,21例患者电复律24小时头磁共振检查1例(4. 54%)发现2个新发梗死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持续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仍为心房颤动的患者,抗凝4周后电复律显著减少了术后无症状脑栓塞的发生。

不同时机生物反馈电刺激辅助治疗在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中的作用研究 下载:29 浏览:1708

刘艳娟1 侯英1 鲁子逊1 雷辉1 韩红1 李英惠2 《生物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生物反馈电刺激辅助治疗在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中的作用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及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对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进行产后42-60天复查的产妇进行筛查评估,使用比利时MYO -200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进行评估、筛选出9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A组在产后42-60d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B组于产后6个月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C组于产后12个月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比三组的盆底肌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治疗后Ⅰ类肌力、Ⅱ类肌力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性生活满意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产后42-60d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在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显著,能有效增强盆底肌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性生活满意率。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不同终止妊娠时机的母婴结局分析 下载:341 浏览:2325

黄世兵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 研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选择不同时机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根据终止妊娠时机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孕32周前终止妊娠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孕32-34周之间终止妊娠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母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产后住院时间、对终止妊娠时机及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母婴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产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对终止妊娠时机及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选择不同时机终止妊娠,能够减少母婴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产后住院时间,使终止妊娠时机及效果的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未足月胎膜早破30例期待疗法时间及终止妊娠时机分析 下载:236 浏览:3272

涂小赟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研究未足月胎膜早破期待疗法的时机和终止妊娠的时机选择,旨在减少围生儿的死亡率,为提高其治愈率和减少围产病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的3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18例为28~33+6周,12例为34-36周。对于胎儿宫内情况良好、没有临床感染征象及其他产科并发症的孕妇,采取保守治疗,尽量延长孕周;对胎肺已经成熟或者存在宫内感染的、胎儿窘迫及其他因素者需及时终止妊娠。结果:孕周28-33+6周新生儿窒息、感染、颅内出血、围生儿死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于孕周34-36周(均P<0.05)。结论:胎膜早破预期治疗的时机和终止妊娠的时机,视孕周和母婴情况进行选择。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的手术时机及疗效研究 下载:91 浏览:848

贾立伟 《肿瘤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时进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的最佳手术时机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22年6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共150例,分为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及生存率。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手术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恢复情况方面显著优于延期手术组,且生存率较高。结论 及时进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有助于提高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预后。

专项护理对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心肌梗死时机选择的影响 下载:228 浏览:2722

张丹霞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专项护理对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心肌梗死时机选择所产生的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3月~2019年5月诊治的心肌梗死并实施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实施专项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和术后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短,术后心功能指标恢复好,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对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专项护理可显著缩短患者入院后的治疗时间,有助于心功能的恢复。

不同手术时机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伴视网膜脱离开放性眼外伤患者对比研究 下载:110 浏览:1128

何媛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手术时机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伴视网膜脱离开放性眼外伤患者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于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接收的开放性眼外伤伴视网膜脱离患者88例88眼,根据不同类型的手术时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伤后7~14d)40眼,观察组(伤后≤6d)48眼,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视力、视网膜复位率,视网膜水肿恢复,SDS、S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力、视网膜水肿恢复均提高,且观察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网膜复位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伤后6天内早期治疗开放性眼外伤伴视网膜脱离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多加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脊髓损伤早期康复治疗介入时机与疗效关系探讨 下载:273 浏览:2900

​李传金 姜波 王军君 《现代康复医学》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对脊髓损伤患者治疗时间的影响进行分析,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分析结果在对比上具备有效性,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人数为58位,这58位患者截选的治疗时间在2019.01月~2020.06月之间,对照组晚期康复治疗,观察组早期康复治疗。为确定治疗疗效,对比两组患者Bathel指数以及功能恢复指标等,探究不同的治疗接入时机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分析整理后发现,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治疗治疗后,患者的MBI以及FIM等指数明显提高,而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从统计学角度上来看,具有实际对比价值。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时,在患者治疗两个礼拜后就可以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使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合理利用体育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下载:201 浏览:1879

王亚楠 《体育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体育游戏作为一种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小学体育课堂中了,它对充分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下载:273 浏览:2363

1王玉霞 2周文凯 1郭忠梅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在教学当中采取课堂提问的形式,能够确保学生集中注意力,并且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结合所习得的相关知识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加以思考和分析。课堂提问是教师惯用的课堂教学手段之一,也是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转变错误的提问观念,遵循科学的提问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因人而异,抓住提问的时机。

分析术前不同导尿时机配合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影响 下载:192 浏览:2323

李雪丽 《护理研究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研究术前不同导尿时机配合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麻醉恢复室在2021年12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全身麻醉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通过针对导尿时机配合手术室护理,可以有效降低疼痛率、躁动率,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推广。

肝组织活检在慢性乙肝诊断及干预时机选择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下载:361 浏览:3137

李国岗 李仁让 《诊断医学》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组织活检在确定慢性乙肝(CHB)肝脏病变程度及干预时机选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B超引导下,采用1秒钟快速肝穿活检技术,通过肝穿针获取少许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在符合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路径的CHB住院患者中,对进行肝组织活检术的患者(治疗组)与同期未进行肝组织活检的部分患者(对照组)进行平均住院日、平均花费、临床转归等的比较。结果 根据肝组织活检分级分期标准,轻度慢性乙型肝炎(G1-2S0-2)120例,中度慢性乙型肝炎(G2-3S1-3)71例。治疗组住院平均天数为26天,人次均住院费用7097.69元,而对照组住院平均天数为34天,人次均住院费用13694.69元,结论 肝组织活检可有效确定肝组织病变的程度;可早期发现静止期肝硬化;有利于抗病毒时机的选择,可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住院费用,并准确分析病情判断预后,提高治疗后续的好转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