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比保留乳腺手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9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术式不同划分两组:对照组采取乳腺癌根治术、实验组采取保留乳腺手术。对比治疗有关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P<0.05);同时实验组远期癌症转移率2.2%低于对照组19.6%,美容效果满意度87.0%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保留乳腺手术治疗近期、远期疗效均佳,有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分析喹诺酮类药物使用过程中的合理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50例喹诺酮类药物使用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数据研究,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促进其合理用药。结果:本组实验中,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药物,诺氟沙星19例,左氧氟沙星23例,不良反应症状是瘙痒、皮疹、腹泻、呕吐、头痛头晕等。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应对不良反应进行监测,促进药物在临床上科学合理应用,可以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提升。
摘要: 目的:研究个性化优质护理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瘤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患者于围手术期,采用个性化优质护理,可提升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摘要: 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联合阿昔洛韦缩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热程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普儿科2019年1月-2022年1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参照组患儿接受阿昔洛韦治疗,研究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症状恢复时间。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治疗效果相较于参照组患儿明显提升,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治疗前2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儿CD3+、CD8+水平、TNF-α、IL-6、CRP指标相较于参照组患儿明显降低,而CD4+、CD4+/CD8+水平则高于参照组患儿,组间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各项症状恢复时间均明显缩短,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应用阿昔洛韦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进行治疗,能够进一步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同时研究发现,经治疗后,患儿的免疫功能与血清炎症也得到相应的改善,各项症状得到缓解且恢复周期更短,值得将该治疗方式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目的:研究踝部骨折采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查阅100例踝部骨折患者,收集观察组数据并予以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收集对照组数据并予以常规护理。结果:将观察组相关疾病知识掌握度、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踝部骨折采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满意护理效果。
摘要: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围手术期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01-12收治70例患者,均采取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对照组与研究组均35例患者,分别展开常规护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果:对照组手术指标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高于研究组发生率2.8%(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患者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效果理想,可以加快患者恢复速度,提升患者满意度,以降低并发症。
摘要: 老年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些年来,随着空气质量和环境条件的进一步恶化,老年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以及患病人数也在逐年增加,给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威胁。临床上针对老年支气管哮喘,多选择药物治疗的方法,雾化吸入与口服法相比效果更佳,下面围绕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进展进行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COPD患者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技术,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对比观察患者的康复依从性、疾病复发率 ,以便对综合康复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干预之后饮食合理程度,情绪稳定性、对治疗配合程度、服药依从性等各项康复依从性指标均较之于对照组为优,两组效果的差异性十分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的方法,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护理效果较好,可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摘要: 目的:研究老年重症新冠病毒肺炎开展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入组38例老年重症新冠病毒肺炎,观察组予以整体护理,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中。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压疮、呼吸衰竭、呼吸机感染、口腔感染发生率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老年重症新冠病毒肺炎开展整体护理,效果显著。
摘要: 目的:探究硫酸镁、硝苯地平结合拉贝洛尔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妊高症患者30例,时间范围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硫酸镁+硝苯地平治疗)和观察组(硫酸镁+硝苯地平+拉贝洛尔治疗),各15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HCT水平高于对照组,24h尿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上述指标差异较小(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小(P>0.05)。结论:予以妊高症患者硫酸镁、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治疗效果显著。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时间段行留置针静脉输液的94例患儿,将其采用抽签方式按照1:1比例分成2组实施研究,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5例(10.64%)出现并发症,对照组16例出现并发症(34.04%),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行留置针静脉输液的患儿,强化健康教育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不良因素到患儿造成的伤害。
摘要: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式的心理护理干预对重复人流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我院计划生育科2017年3月—6月收治的重复人流1180例患者中,以随机数字选取2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入院宣教,人流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告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人文关怀和感观宣教、场景模拟等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焦虑、恐惧、疼痛程度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接受情景模拟式的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得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情景模拟式的心理护理对重复人流患者进行干预,能减轻患者焦虑、恐惧心理、缓解疼痛,减少人流综合征发生,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摘要: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孟鲁司特钠与氨茶碱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入院时间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随机将患者分为30例参照组(治疗方式以氨茶碱治疗)与30例联合组(治疗方式以孟鲁司特钠与氨茶碱联合治疗),比对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各项症状消失时间,相较于参照组,联合组较短,有显著差异,P<0.05;比对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组间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相较于治疗后参照组,联合组FEV1、FVC及FEV1/FVC均较高,有显著差异,P<0.05;比对两组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参照组,联合组治疗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时,予以孟鲁司特钠与氨茶碱药物联合治疗可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其肺功能,安全性较高,疗效确切。
摘要: 目的对比输尿管上段结石行经皮肾镜与软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2 年6月我院收治的 60 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治疗 A 组与治疗 B 组,每组各 30 例。治疗 A 组行经皮肾镜治疗,治疗 B 组行输尿管软镜治疗,观察 2 组患者一次性碎石以及住院、手术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 A 组一次性碎石率为 95.6%,治疗 B 组为 90.00%,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A组并发症率为 6.67%,显著低于治疗 B 组的 16.67% (P<0.05)。治疗A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显著高于治疗 B 组(P<0.05)。结论 经皮肾镜与软镜两种术式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均佳,但经皮肾镜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而软镜对患者产生的损伤小、出血少,可缩短手术与住院时间。
摘要: 目的:对产科家庭式分娩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系统研究与探讨,以不断提高自然分娩率。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09月~2019年09月收治的90例初产妇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护理效果。对照组(45例):应用常规分娩准备;实验组(45例):应用家庭式分娩准备。对比两组初产妇新生儿1minApgar评分、疼痛得分、产时与产后2h出血量、自然分娩率。结果:实验组新生儿1minApgar评分为(9.62±0.46)分、疼痛得分为(7.03±2.24)分、产时与产后2h出血量为(158.47±30.16)mL,各项指标较之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自然分娩率为93.33%(42/45),比对照组高,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家庭式分娩模式在产科的应用,使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提高,且分娩疼痛感得以缓解,出血量少。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是指先前尚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2019年12月在湖北省武汉市发现的,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发热、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疾病,简称“新冠肺炎”。1月21 日国家卫健委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由于不同人群对该疾病的认知、预防措施、防控技术等知识缺乏,探究护理人员新冠肺炎健康知识宣传的具体内涵及实施策略,从而提高就诊患者及其陪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有效降低新型冠状病毒在医院内的传播风险。
摘要: 本文综述了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y,HP)感染相关的护理措施以及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总结改善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患者的护理措施及促进患者恢复提供参考和帮助。
摘要: 目的 探究针对接受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的改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共计选定94例慢性抗病毒治疗患者,治疗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依据护理模式的差异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各47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指标、生活质量指标、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负性情绪的指标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依从性方面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了本次护理服务更高的满意度评分(P<0.05),所有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接受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患者的负性情绪伴随其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得以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明显大幅提升,同时有助于提升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积极采纳并加以推广。
摘要: 目的:探讨零缺陷管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消毒质量管理体系各个环节的作用效果及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针对目前消毒中存在的缺陷问题,制定科学的消毒制度、零缺陷流程与消毒隔离措施,强化工作人员的零缺陷管理。将零缺陷管理前后的消毒效果合格率、平均消毒时间、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工作人员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有效避免了消毒清洁的盲区,杜绝了缺陷,消毒效果的合格率、工作人员消毒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平均消毒时间明显减少(P<0.05),无院内感染发生。结论:零缺陷管理实现了医院消毒隔离的规范化、科学化及高效化,有效预防了院内交叉感染,零缺陷管理可推广到各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工作的质量管理体系中。
摘要: 目的:讨论围绕小儿支气管肺炎致高热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将102例小儿支气管肺炎致高热患者分两组,各51例,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优质护理,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计量指征、并发症发生率计量指征、发热症状消退实现时间计量指征、肺部啰音消失实现时间计量指征、咳嗽症状消失实现时间计量指征、X线肺部阴影消失实现时间计量指征、住院持续时间计量指征,以及接受护理前后的FEV1计量指征、FVC计量指征、PEF计量指征、hs-CRP计量指征、PCT计量指征和SF-36计量指征。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计量指征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计量指征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发热症状消退实现时间计量指征、肺部啰音消失实现时间计量指征、咳嗽症状消失实现时间计量指征、X线肺部阴影消失实现时间计量指征,以及住院持续时间计量指征短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FEV1计量指征、FVC计量指征、PEF计量指征、hs-CRP计量指征、PCT计量指征和SF-36计量指征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FEV1计量指征、FVC计量指征、PEF计量指征、hs-CRP计量指征、PCT计量指征和SF-36计量指征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小儿支气管肺炎致高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优质,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