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研究
国学研究
《国学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有关国文研究、文献学与语言学、经学研究、国史研究、学术评论等文章。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国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332

《国学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 传统文化教育在少儿国画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下载:153 浏览:1731
  • ​吴显容 《国学研究》 2022年8期
  • 摘要: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形态各异,精彩纷呈的传统文化,国画作为一种传统绘画形式,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有浓墨重彩的地位。在小学阶段开展国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国画认知水平,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通过国画的学习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了解,发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阐述了少儿国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探讨少儿国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 国画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策略 下载:173 浏览:1755
  • 钟妙玲 《国学研究》 2022年8期
  • 摘要: 在幼儿园阶段开展国画教学,让幼儿在笔墨变化中接触和感受传统艺术的精髓,对传承传统文化,从小开发幼儿对国画艺术的兴趣有积极的意义。而传统国画教学存在着忽视幼儿年龄特点、注重临摹的误区,阻碍了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发展。本文提出了国画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策略,使之更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幼儿享受国画艺术带来的快乐。

  • 从《滦阳录》和《燕台再游录》看柳得恭与清朝文士的书画交游 下载:171 浏览:1812
  • 卢雅瑜 《国学研究》 2022年8期
  • 摘要: 柳得恭是作为古朝鲜李朝时期“北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燕行使臣,更是中朝两国交流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柳得恭分别在1778、1790、1801年三次出使清朝,后两次的燕行分别著有《滦阳录》和《燕台再游录》。本文旨在侧重探讨柳得恭与清朝文士的文化交流,通过对其交游记录的梳理,探讨柳得恭如何在交往中,促进两国在文学、诗歌、书画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 少数民族罪犯的宗教信仰分析 下载:174 浏览:1827
  • 赵瑜荣 《国学研究》 2022年7期
  • 摘要: 宗教信仰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形态,是我国法治过程中需要保障的公民权利之一。对于罪犯而言,同样具有追随宗教信仰的自由权利,随着宗教传播范围的扩大,信徒的人群数量也越来越多,具有宗教信仰的罪犯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而宗教信仰具有双面作用,如果能够利用得当,对于教化这部分罪犯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以下本文主要针对少数民族罪犯基于宗教信仰实现有效改造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行业工作人员提供些许参考。

  • 历史教师史学理论修养的意义 下载:182 浏览:1769
  • 段淑红 《国学研究》 2022年7期
  • 摘要: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学科基本理论的指导与支撑,历史学亦是如此。史学理论是以历史学自身的理论问题为研究对象,如关于历史学的特点,历史学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科学功能、教育功能),史学工作者的历史认识的特点,史学发展与历史发展的关系,史学家的素养与时代使命问题等等。新课标强调历史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排在首位的就是包含史学理论在内的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中学历史新教材是由两册必修加六本选修组成的,选修部分的《史学理论入门》与《史学理论》更是对中学历史教师的史学理论素养提出了刚性要求。足见掌握史学理论知识不仅有助于端正历史教师的教学思想,也有助于指导历史教师的教学行动。

  • 女性罪犯的宗教信仰分析 下载:174 浏览:1865
  • 赵瑜荣 《国学研究》 2022年7期
  • 摘要: 新时期我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受教育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关于女性在社会各方面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其中女性罪犯的宗教信仰问题研究直接关系着女性罪犯打击工作和教育改造的成效,对于妇女的生存与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主要围绕女性罪犯的宗教信仰分析展开探讨,先简单介绍宗教信仰内涵与女性罪犯研究现状,再结合有关调查,总结女性罪犯宗教信仰中所体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靠建议,希望可以为有关方面提供参考。

  • 测绘工程伦理问题探讨 下载:167 浏览:1728
  • ​李孟檩 《国学研究》 2022年6期
  • 摘要: 现代测绘是把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数字化,并通过网络和电脑、手机、电视等各种终端设备将数字化的地球展现在人们面前,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服务。由于经济社会的绝大部分信息与地理空间位置相关,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现代测绘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作用也日益彰显。工程伦理教育教学是工程认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素养,直接关系到工程技术人才的社会责任和价值取向。本文分析了工程与技术的内在关系,分析了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及工程活动中伦理问题的解决思路,结合我国测绘科学与工程现状,分析了工程伦理教育开展的基本思路。测绘类是工科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现在实践性新技术及新仪器更新快,在国民经济基础建设中起到先行作用。测绘工程伦理教育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现有的工程伦理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应对工程伦理教育方式和手段进行改进。加强测绘工程伦理教育,才能适合新经济的发展。

  • 浅谈藏族格言《国王修身论》中的伦理思想 下载:182 浏览:1737
  • 万玛措 斗拉加 《国学研究》 2022年6期
  • 摘要: 藏族格言诗不仅是藏族文学的一种重要类型,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藏族格言《国王修身论》成书于十九世纪末,是藏族四大格言名著之一,是十九世纪著名藏族学者久米庞大师应德格土司的请求而撰写的一部格言著作。本论以《国王修身论》为研究对象,阐述格言中的伦理思想。

  • 高校工程伦理教育探究与实践 下载:173 浏览:1768
  • ​尚尉 《国学研究》 2022年5期
  • 摘要: 工程伦理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环节,有利于塑造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从工程伦理的角度培养学生的伦理素养。工程伦理教育要从丰富教师工程实践经验和提高伦理素质入手、强化相关课程建设、进行教学环节渗透。进行工程伦理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工程技术和工程伦理多个维度理解和从事工程活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理念,从社会的角度去诠释和理解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

  • 民办高校抵御和防范境外宗教渗透机制研究 下载:172 浏览:1773
  • 吴凡 刘智深 《国学研究》 2022年5期
  • 摘要: 近些年,国内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各种文化与境外势力逐渐渗透到国内。高校学生,是以后国家发展的接班人与建设者。当下,一些西方的宗教势力,将触手伸进高校。对此本文将研究境外宗教在高校的渗透途径,研究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应对宗教渗透的有效办法,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使其能够健康成长。

  • 新时期治理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对策思考 下载:176 浏览:1869
  • 陈莎 陈雪梅 王贵锌 杨建锋 《国学研究》 2022年5期
  • 摘要: 农村非法宗教活动是相对于合法宗教活动而言的,其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对我国的宗教渗透影响社会稳定,促成邪教的形成,严重威胁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破坏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利益,而且对合法信教群体产生危害。因此,要加强治理农村非法宗教活动,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村群众的生活安全感,同时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宗教管理的主导者也要强化职能职责,扩大管理队伍,注重队伍培训和实践调研。各部门加强协作,如公安部门严格打击非法宗教活动或邪教活动。同时,也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快推进宗教中国化进程。

  • ​论罗伯特·索耶《金羊毛》中伦理与科技创新 下载:171 浏览:1770
  • 黄颖 赵建红 《国学研究》 2022年4期
  • 摘要: 罗伯特·索耶是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内容丰富,涉及时间旅行、平行时空、电脑天才、太空探索等多种主题。他的小说《金羊毛》的开头就讲述了一场由人工智能机器杰森精心策划的谋杀,故事就发生在一架飞往科尔喀斯星的宇宙飞船上。本文结合科技伦理等相关理论,从生命伦理、生态伦理以及信息伦理三个角度分析小说所揭示的伦理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激发读者对伦理危机的反思和对科技创新的思考。

  • 高校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下载:166 浏览:1771
  • 孙伟 《国学研究》 2022年4期
  • 摘要: 新形势下,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工作的核心,与此同时,也是培养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场所。但是,在多元价值观和生活娱乐方式下,部分高校出现“宗教文化热”现象。宗教是整个人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普遍现象,在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之后,需要科学地看待宗教,正确严谨地进行宗教教育,才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实践中,随着宗教信的不断扩张,影响着大学生生活和学习,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因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基础,先提出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和内容,之后,结合当前的现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理性地对待宗教信仰,使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与教育作用,达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境界。

  • 意识形态安全与高校宗教渗透问题分析 下载:168 浏览:1742
  • ​孙伟 《国学研究》 2022年4期
  • 摘要: 高校是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高校宗教渗透对我国的整体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境外的宗教意识渗透对我国的教育体系、国家安全、教育内容都有冲击。再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高效的宗教渗透液也反映出来不一样的一面,许多在校大学生不论是受社会原因的影响还是受家庭原因的影响慢慢开始信仰宗教。在抵御意识形态安全与高校宗教渗透这个问题的时候,不仅仅需要提高学生抵御高校宗教渗透的意识、还需要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的对宗教渗透的敏感度更加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针对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宗教渗透的问题,本文笔者将从高校宗教渗透的特点、高校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以及抵御高校宗教渗透的有效途径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探析。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国学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发文量
访问量
下载量
总被引次数
影响因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