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硅胶管采集-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空气中氨 下载:61 浏览:384

周霞 李双 乔小迪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氨的硅胶管采集-连续流动分析测定方法。方法工作场所空气中氨用酸性硅胶管短时间采样,经0.01 mol/L硫酸溶液超声洗脱,取洗脱液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结果硅胶管平均洗脱效率为97%,方法线性范围0.02 mg/L~5.0 mg/L,相关系数0.9996,检出限0.008 mg/L,以采集7.5L空气计,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1 mg/m3,相对标准偏差0.56%~2.95%,加标回收率96.0%~102.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灵敏,自动化程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尤其适用于大批量样品测定。

宁夏地区两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情况分析 下载:65 浏览:393

鱼小红1 王瑞庆2 吴忠兰1 沈湜3 杨东智1 曹敏1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宁夏地区银川市和吴忠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宁夏银川市和吴忠市2008-2016年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且年满15周岁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宁夏银川市和吴忠市2008-2016年累计治疗522例HIV/AIDS,死亡56例。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岁(56.4%),以汉族为主(77.9%),未婚居多(41.4%),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其中同性传播占56.0%,基线CD4~+T值大于350个/μl占46.4%,200~350个/μl占32.6%,小于200个/μl占21.0%。基线CD4~+T值大于350个/μl组免疫功能重建和病毒抑制成功率均优于基线CD4~+T值小于200个/μl的治疗组。结论银川市和吴忠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免疫功能重建较好。切实做好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

高危人群HIV急性期/早期感染检测策略应用研究 下载:64 浏览:395

庞贤武 何芹 唐凯玲 唐帅 梁淑家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探索适合于高危人群HIV急性期/早期感染的检测策略,减少窗口期漏检。方法收集来自广西的MSM人群专项调查样本,分别利用抗体诊断试剂(ELISA)、抗原抗体诊断试剂(ELISA)、抗原抗体诊断试剂(胶体金)、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以及核酸检测建立四种检测策略,对常规策略与四种检测策略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3 253份调查样本中,策略一检测出抗体阳性、核酸阳性分别为304例、10例;策略二检测出抗体阳性、核酸阳性分别为304例、14例;策略三检测出抗体阳性、核酸阳性分别304例、17例;策略四检测出抗体阳性、核酸阳性分别为304例、20例。策略一至四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96.91%、98.15%、99.07%、100.00%,四种策略对HIV急性期/早期感染者的检测能力优于常规策略。确证结果不确定或阴性而核酸结果阳性的病毒载量值均大于5 000拷贝/ml,提示可能为HIV急性期/早期感染。结论在HIV感染率较高的高危人群中,采用抗原抗体诊断试剂结合核酸检测方法可以检出HIV急性期/早期感染者,提高阳性检出率,四种检测策略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验室条件、样本量和目的选择使用。

2014-2018年江阴市0~14岁儿童流感病原学监测分析 下载:66 浏览:392

姚建香 梁峰 颜雅娟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2014-2018年江阴市儿童流感病原学特征,为儿童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0~14岁儿童流感样病例咽拭子1300份,采用Real Time RT-PCR检测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42份,阳性率18.62%,其中新甲H1型43份(17.77%)、季H3型102份(42.15%)、甲型未分型5份(2.07%)、B型92份(38.02%),不同年份型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994,P<0.001)。3~14岁组阳性率最高(22.66%),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71,P<0.001)。男女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7,P=0.868)。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存在两个高峰,新甲H1型和B型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季H3型主要集中在夏季。不同月份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8,P<0.001)。结论江阴市流感处于新甲H1型、季H3型和乙型流感交替流行。应进一步提高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工作质量,为及时做好流感流行防控工作和季节性流感疫苗毒株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2015-2018年成都市6~35月龄儿童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率及安全性监测分析 下载:67 浏览:399

朱航 曾莉 张量智 黄蓉娜 杨汝沛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2015-2018年成都市6~35月龄儿童季节性流感疫苗(SIV)接种率及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情况。方法利用四川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和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年-2018年6~35月龄儿童SIV接种信息及接种SIV后报告的AEFI个案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8年全市共接种儿童型SIV 516 985剂次,357 318人次,SIV接种率分别为22.41%、16.26%、21.64%和10.63%;全市2015-2018年共报告儿童型SIV疫苗AEFI 180例,总体报告发生率3.48/万剂,其中一般反应168例(占比93.33%),异常反应6例(占比3.33%),偶合症6例(占比3.33%)。结论成都市6~35月龄儿童SIV接种率较低,现有AEFI监测系统未发现不同于其他疫苗的不良反应。

2013-2017年合肥市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下载:68 浏览:404

钱冰 王莉丽 曹红 张洁莹 张欢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合肥市肺结核疫情特征,为继续降低疫情,进一步落实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7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合肥市肺结核疫情报告统计报表数据,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2017年,合肥市活动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51.4/10万~64.9/10万,菌阳肺结核报告发病率范围为15.5/10万~23.1/10万,均呈下降趋势。各县(市)区肺结核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县级发病率较市区高。全年均可发病,以第一季度病例最多,占26.6%。报告肺结核患者男女性别比为2.6∶1;男性报告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分别为82.3/10万和33.5/10万;报告发病率随年龄段呈增长趋势,其中以75岁以上报告发病率最高,为209.2/10万。发病人群中农民最多,占59.8%。5年共发生33起学校聚集性疫情,其中3起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学23起,占69.7%。结论合肥市肺结核疫情整体呈下降趋势,但防控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和重点关注方面,需要继续加强工作力度和开展创新模式。

四川省132株鼠疫耶尔森菌差异区段基因分型及地理分布研究 下载:55 浏览:401

陈鑫莹1 陈祖华1 唐刚1 黄进1 祁腾2 沈来红1 唐作红3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四川省鼠疫耶尔森菌(Y.pestis)差异区段分型(DFR)及地理分布,为四川鼠疫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分离自四川省鼠疫疫区的132株鼠疫菌,应用23个DFR和PMT1的扩增引物,对被试菌株DNA进行PCR扩增,并使用Mapinfo软件和Excel进行分型,确定四川省鼠疫耶尔森菌DFR基因型和地理分布特征。结果四川省鼠疫耶尔森菌DFR分型分为3型,其中石渠县有两型,主要为G14型和G43型,其它疫源地为G05型。结论四川省鼠疫耶尔森菌的DFR分型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

医院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59 浏览:395

张湘湘1 陈坤影2 苏斌1 林瑞典1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某三级甲等医院院内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调查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全院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院内感染患者共550例,对照组则为随机抽取同等数量同期分离的非医院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病例,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检出医院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病例550例,其中男性325例,女性225例,平均年龄为59.30±20.71岁。耐药率除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外,医院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均高于对照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OR=1.163,95%CI:1.021~1.325,P<0.001)、住院天数(OR=1.789,95%CI:1.455~2.199,P<0.001)、手术(OR=4.436,95%CI:3.249~6.057,P<0.001)、基础疾病(OR=2.124,95%CI:1.562~2.888,P<0.001)和侵入性操作(OR=3.607,95%CI:2.667~4.879,P<0.001)。结论除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外,医院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均高于非医院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年龄、住院天数、手术、基础疾病和侵入性操是其主要危险因素。重点监测高危人群,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将有利于指导院内感染该菌的预防与控制。

江西省萍乡学院二次供水污染所致急性胃肠炎暴发调查 下载:57 浏览:397

黄斯粤1,2 何加芬1 易理萍3 宗俊1 徐岷1 付俊杰1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查明萍乡学院急性胃肠炎暴发的原因、传播途径、危险因素,控制疫情蔓延。方法根据病例定义开展搜索、个案调查,学校供水系统卫生状况调查,进行流行病学和卫生学分析,采集各种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搜索到病例90例,症状以腹泻呕吐多见,全校罹患率为0.76%;东侧供水系统卫生状况差,消毒措施不到位;使用东侧供水系统与西侧供水系统相比,发病风险RR=6.47(95%CI:3.35~12.49);在病例样本、东侧供水系统水样、食堂从业人员样本中检出诺如病毒GII型、札如病毒阳性。结论本次急性胃肠炎暴发主要是由于供水管路渗漏导致二次供水被札如病毒、诺如GII型病毒混合污染引起。

海南省成年人吸烟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 下载:67 浏览:414

王小焕1 胡锡敏1 郭彧2 卞铮2 李立明3 陈铮鸣4 李惠梅5 李贻磊5 符智芳5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海南省成年人吸烟与各类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利用中英合作项目"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海南省人群数据,剔除基线调查时自报患有冠心病、脑卒中和恶性肿瘤的个体后,纳入基线年龄为30~79岁的研究对象共28 940人,利用Cox回归分析计算非吸烟者、戒烟者和当前吸烟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HR值和95%CI。结果研究人群平均随访6.2年,累积随访177 279人年。随访期间男性1 310人,女性2 200人发病。男性吸烟率(47.0%)远高于女性吸烟率(0.3%)。多因素调整后,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有所增加,HR值(95%CI)分别为急性冠心病1.63(1.12~2.38)和缺血性心脏病1.53(1.22~1.91)。在当前吸烟者中,每天吸烟量多于30支的人群急性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最高。结论吸烟能够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应基于不同心血管疾病风险制定吸烟者戒烟目标和全人群控烟措施。

传染病暴发事件应急处置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下载:64 浏览:420

潘静静 王若琳 尤爱国 聂轶飞 李孟磊 许汴利 黄学勇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构建科学规范的传染病暴发事件应急处置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模型。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Excel 2007和SPSS 15.0软件,构建传染病暴发事件应急处置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建立评价模型。结果选取来自卫生管理、高校、科研及疾控部门的专家15名,进行2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为100%,各指标专家意见变异系数均小于0.1,第二轮总体协调系数为0.478,克朗巴赫α系数=0.965。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56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为疫情处置准备、疫情调查过程、疫情控制措施和疫情控制效果,权重系数分别为0.1468、0.2598、0.3492和0.2442。结论初步构建一个能够体现传染病暴发事件应急处置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作为应急处置效果的衡量工具,具备合理性和有效性。

宁夏3~5岁幼托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调查 下载:65 浏览:425

周路平 石晓娟 周洋 张颖 周莉薇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了解宁夏3~5岁幼托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为宁夏水痘疫苗接种策略提供建议。方法用PPS法抽取1 500名3~5岁幼托儿童,对其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目标儿童水痘疫苗接种情况和监护人对水痘疾病及疫苗认知情况。结果收回有效问卷1 383份,回收率92.2%;被调查监护人主要是父母,占94%;水痘疫苗接种率为41.00%,及时接种率为33.11%,2剂次接种率为1.37%。银川市居住(OR=0.335,95%CI:0.231~0.486)、家庭收入高(OR=0.569,95%CI:0.401~0.807)、家中孩子少(OR=0.548,95%CI:0.342~0.877)、儿童在社区接种常规疫苗(OR=0.455,95%CI:0.309~0.670)是促进水痘疫苗接种的因素;监护人水痘认知水平差(OR=2.421,95%CI:1.690~3.468)是水痘疫苗接种的负向因素。未接种水痘疫苗儿童的监护人自述原因主要为不知道需要接种水痘疫苗(50.65%)、疫苗太贵(18.23%)和无水痘疫苗(17.95%)。结论宁夏3~5岁幼托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低,多种因素影响接种率,需探索第二类疫苗接种筹资方式,降低经济负担,调整预防接种服务方式,提高服务可及性,加大重点人群宣传,提高水痘疫苗接种水平,控制水痘发病。

2010-2018年苏州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下载:65 浏览:424

杭惠 覃江纯 张钧 陈立凌 刘成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了解苏州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情况,为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0-2018年苏州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8年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息20 350条,预警信号响应率100%,响应时间中位数0.34 h(P25~P75:0.10~0.97 h),疑似事件率1.21%,预警信号阳性率0.14%。预警信号最多的地区为昆山市、吴中区和常熟市。预警信号高峰为4-7月。固定阈值法预警信号数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麻疹、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肺结核、布病和疟疾;时间模型法预警信号数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和痢疾。固定阈值法预警信号2 h内响应率为90.02%,时间模型法预警信号24 h内响应率为99.77%。信号核实方式以综合分析为主。结论苏州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良好,响应率高,但预警信号阳性率低,需根据不同传染病的防控需要,不断完善预警参数设置,提高预警有效性。

2006-2018年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下载:66 浏览:428

卞增惠 张钟 马涛 程云凤 马智勇 范华锋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南京市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应对与处置提供参考。方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搜索南京市2006-2018年相关数据,进行流行病学描述与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8年间共报告突发事件176起,其中重大事件1起,较大事件3起,一般事件108起,未分级事件64起;主要为传染病疫情事件,占总数的93.18%,前3位病种是水痘(34.15%)、流行性腮腺炎(14.63%)、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12.20%);暴发数量呈现两个高峰:3-6月份(41.48%)、10-12月份(37.50%);学校及幼托机构是突发事件的主要发生场所(71.59%);传染病疫情事件、食物中毒事件、环境化学物中毒事件的报告时间中位数分别为4.04 d、6.34d、17.95 d,事件持续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2.21 d、0.61 d、17.95 d。结论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是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点防控对象;应当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识别疫情的能力和及时报告的意识,在事件的早期阶段及时介入、科学处理,有效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2009-2018年抚顺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监测分析 下载:68 浏览:433

邓小强1 丁敬华1 孙英伟2 张洁2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2009-2018年抚顺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9-2018年抚顺市HFRS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8年抚顺市HFRS发病1 24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77/10万,死亡2例,病死率为0.16%。秋季发病数最高,为485例(38.96%);清原县年平均发病率最高,为13.79/10万;男性发病数为927例(74.46%),男女比为2.92:1;40~59岁年龄组发病数最多,为661例(53.09%);农民发病数最高,为870例(69.88%)。结论抚顺市HFRS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地区性及人群特异性,应继续加强高危人群疫苗接种及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基于重复测量分析的包虫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下载:76 浏览:468

余红梅1 杨义1 赵俊生2 刘磊3 卿胡兵4 许靖1 肖洁1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项目对不同人群的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养成率的干预效果,为实行分类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甘孜藏族自治州包虫病综合防治监测点信息管理系统,提取2014-2017年资料。基于类实验设计,运用SPSS 23.0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双因素(时间和处理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处理和时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2017年干部、中小学生、僧侣和农牧民在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0.66%、90.14%、86.06%和86.2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干部、中小学生、僧侣和农牧民的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养成率均显著提高(F=12.36,F=14.89,F=12.29,F=10.03,P<0.01)。试点乡中小学生和农牧民在各时间点上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乡(F=8.89,F=8.97,P<0.05),试点乡僧侣和农牧民在各时间点上的健康行为养成率也均显著高于对照乡(F=10.17,F=8.34,P<0.05)。干部、中小学生和农牧民的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与健康行为养成率均呈显著正相关(r=0.62,r=0.55,r=0.34,P<0.05)。结论中小学生和干部的干预效果具有正外部性,可将健康的生活理念、知识和行为主动传播给其他人群。农牧民为减轻包虫病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参与专项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强,配合度高,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为提高群众参与包虫病防治工作的成效,注重发挥中介效应,即对健康教育认同程度,以促进认知向健康行为的转变。

肠炎沙门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检测分析 下载:75 浏览:481

杨慧 金玉娟 洪敏丽 刘渠 甘莉萍 李静媚 李斌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病原学分析和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其中毒原因、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数据资料进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对患者肛拭子、剩余食品、原材料等28份样品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及分离培养;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分型,用改良K-B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从可疑食品蛋糕和6个患者中共分离到7株肠炎沙门菌,生物学性状、血清型和药敏试验结果一致, PFGE条带聚类分析显示所有菌株属同一克隆株。结论这是一起肠炎沙门菌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网购食品卫生管理,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2013-2018年南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结果分析 下载:78 浏览:480

覃健敏 刘昊晖 廖克昌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了解2013-2018年南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3-2018年南宁市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8年南宁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0起,发病10 515人,死亡15人,病死率为0.14%,波及6 580 030人,罹患率为0.16%,病死率为0.14%;事件分级以一般事件最多(占85.83%);事件类型以传染病疫情为主(占86.67%);事件主要发生在3~5月和10~12月;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占报告事件数的77.5%,主要分布在小学和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时率为99.17%,监测敏感性、报告及时性、控制时效性的P50分别为172.11 h、0.64 h和12.86 d,结论小学和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问题是目前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是预防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建设,提高事件监测敏感性,以提高事件的控制效率。

2010-2016年浙江省台州市前列腺癌发病与死亡分析 下载:77 浏览:484

乔冬菊 王良友 郭颖燕 柴文杰 李思瑜 刘令初 谢文军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2010-2016年台州市前列腺癌发病与死亡情况,为台州市前列腺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6年台州市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数据,计算分地区(城市、农村)、性别以及年龄别发病率。采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标准人口和Segi’s标准人口对粗发病率进行标化,估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结果 2010-2016年台州市前列腺癌发病率为14.26/10万,(中标率为12.14/10万,世标率为9.58/10万);死亡率为4.34/10万(中标率为3.48/10万,世标率为2.77/10万)。2010-2016年台州市前列腺癌发病率在50岁年龄组之前处于较低水平,5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迅速增长,死亡率在65岁年龄组之前处于较低水平,65岁年龄组开始迅速上升。2010-2016年台州市前列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呈上升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20.4%(95%CI:12.5%~28.8%),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13.0%(95%CI:8.9%~17.2%)。结论 2010-2016年台州市前列腺癌发病率、死亡率高、上升迅速。老年男性人群是前列腺癌的高危人群,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早期筛查,加强预防和控制。

996名门诊部患者对HPV疫苗的认知与评价分析 下载:79 浏览:490

张梦玲 罗静霞 梁桂荣 梁富雄 梁江明 张丽芳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了解公众对HPV疫苗的认知程度和对其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评价,探索影响公众对该疫苗认知和评价的因素。方法对某门诊部的996名女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受访者对HPV疫苗认知的平均得分为2.25分;不同年龄、居住地、职业、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受访者对HPV疫苗的认知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HPV疫苗有效性的评价方面,年龄较大、城市、已就业、高学历的受访者高于年龄较小、农村、未就业、低学历的受访者(OR值与95%CI分别为:1.89(1.43~2.35)、2.21(1.78~2.64)、3.36(3.05~3.67)、3.87(3.50~4.24)),高收入的受访者低于低收入的受访者(OR值与95%CI为0.87(0.79~0.95));在对HPV疫苗安全性的评价方面,年龄较大的受访者高于年龄较小的受访者(OR值与95%CI为:2.78(2.53~2.97)),城市、高学历的受访者低于农村、低学历的受访者(OR值与95%CI分别为:0.76(0.58~0.94),0.68(0.50~0.86))。结论受访者对HPV疫苗的认知程度较低,年龄、居住地、职业、学历、经济收入等是影响受访者对HPV疫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评价的主要因素。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