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借鉴意义 下载:87 浏览:850

曹海红 《国学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德育内容,是德育主体为达到德育目标对德育客体所提出的关于修身要求、社会规范、行为准则的总概括。任何德育学说,都有与之相应的德育内容体系。儒家德育学说作为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其所设计的德育内容,更是丰富无比的,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就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借鉴意义进行阐述。

家庭式儿科护理研究与分析 下载:301 浏览:3231

陈兴贺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目前,世界人口在不断的发展,我国人口居于世界第二。处于人口大国的我们,儿童的比例占据我国人口比例的三分之一。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一个国家能否蓬勃发展的关键。少年强大则国家强大。所以,本文对儿科护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引出家庭式儿科护理的重要性,进而分析问题并解决,不断提高我国儿科护理的专业性。

浅谈保罗·哈丁《修补匠》中的家庭关系体现出的儒家要义 下载:35 浏览:514

​杨丹 《国学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修补匠》是一曲有力的生命赞歌”、“为人们感知世界以及人们的宿命提供了新的视角”——这是评委会给保罗• 哈丁《修补匠》的评价。这部作品几乎没有通过任何的媒体包装,而仅仅是靠着读者们和评书人的口口相传而为大家熟知,进而获得了2010年普利策奖。作品勾勒了生活在二十世纪前后的新英格兰乡村小人物乔治的挣扎和欢愉,呈现出哈丁式的人文主义视野,体现出对普通人的关注,尤其体现出对在父亲缺席下,儿子成长的状况和对父爱的追寻,展现出父子之间的传承和灵魂的维系。

高中单亲家庭子女艺术生心理健康问题 教育对策初探 下载:132 浏览:877

黄瑜君 《心理学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本文通过: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单亲家庭子女艺术生;与单亲家庭子女艺术生真诚地交朋友;提醒单亲家庭子女艺术生家长给予孩子永不间断的亲情;给予单亲家庭子女艺术生亲情般的关爱;掌握单亲家庭子女艺术生的心理动向;教育单亲家庭子女艺术生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等七个途径,初步探索高中单亲家庭子女艺术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对策。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在小儿川崎病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58 浏览:553

邱欢欢 许晓蕾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观察小儿川崎病护理工作中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的具体措施以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诊的小儿川崎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将其分组,一组应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共35例为对照组,另一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干预,共35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疾病症状缓解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家长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中为小儿川崎病患者提供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改善患者家长的不良心理。

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遵医行为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下载:172 浏览:1994

敬蕊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 本文观察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遵医行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22年5月~2023年4月间收治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共78例,依据39例/组,将患者姓名编号输入Excel软件纳入两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内容。观察两组心理状况及遵医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心理状况指标及遵医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意义。结论 将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遵医性,可推广。

AMI患者行PCI术后心理情绪影响因素分析及急救护理路径配合术后康复锻炼研究 下载:185 浏览:2006

赵世敏 汪勤 《心理学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 探究AMI患者行PCI术后心理情绪影响因素分析及急救护理路径配合术后康复锻炼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我院急诊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分为常规组、急救组,各60例。常规干预组采取常规措施进行干预,急救护理组采取急救护理路径配合术后康复锻炼护理进行干预,分析患者PCI术后情绪影响因素、心理状态变化。结果 两组人群心理情绪影响因素分析对比,其教育层次、经济情况对比,P<0.05;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结论 通过家庭无缝隙护理对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进行干预,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提高治疗效果。

AMI患者行PCI术后心理情绪影响因素分析及急救护理路径配合术后康复锻炼研究 下载:186 浏览:1566

赵世敏 汪勤 《心理学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 探究AMI患者行PCI术后心理情绪影响因素分析及急救护理路径配合术后康复锻炼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我院急诊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分为常规组、急救组,各60例。常规干预组采取常规措施进行干预,急救护理组采取急救护理路径配合术后康复锻炼护理进行干预,分析患者PCI术后情绪影响因素、心理状态变化。结果 两组人群心理情绪影响因素分析对比,其教育层次、经济情况对比,P<0.05;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结论 通过家庭无缝隙护理对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进行干预,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提高治疗效果。

家庭医生团队中药学服务型药师的培养 下载:500 浏览:5140

江莲1 刘珏2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7期

摘要:
经济的快速发展,时代在不断的进步,我国家庭医生发展迅速,团队也在不断的壮大,本文就家庭医生团队中药学服务型药师的培养进行谈论,以便更好的服务人们,给人们提供高质量的药学服务。

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中的应用 下载:152 浏览:1656

杲海燕 《应用化学学报》 2024年12期

摘要:
讨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对早产儿应用家庭参与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3-2023.3本院NICU收治的早产儿54例,按照随机抽取原则分组,对照组(27例,NICU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27例,NIVU常规护理+家庭参与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早产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程度、出院时体重、再住院率,以及家长对早产儿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家长的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生理性体重下降程度、再住院率小于对照组,且出院时体重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家长的护理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比对照组好,且家长的焦虑情绪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NICU对早产儿应用家庭参与护理模式,不仅有利于促进新生儿尽快恢复健康,也有助于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降低早产儿的再住院率。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下载:152 浏览:1681

冯学梅 《心理学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将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应用于初产妇分娩中,对其心理状态与分娩结局的干预效果。方法:纳选对象为2021.01至2023.07在院分娩的100例初产妇,以数字奇偶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组内均50例初产妇,对照组采取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采取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比对心理状态、产程时间以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第一、二、三及总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作为护理模式,可及时改善初产妇所存在的不良心理,降低剖宫产率及不良妊娠结局率的同时,还可起到缩短产程时间的作用,建议推广以及使用。

浅谈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农村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渗透 下载:153 浏览:1915

陆满珍 《中国法学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良好的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包含我的家庭生活,让学生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指导家庭成员应该互相体谅,学习化解家庭成员矛盾的方法。同样,也设有我们的学校生活部分,让学生通过集体生活体会同学情谊、学会与同学相处,遵守集体规则。如何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渗透到离异家庭孩子的心中才能促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本文浅谈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农村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渗透。

爱为核心:西方家庭伦理观视野下的美剧《我们这一天》 下载:174 浏览:1797

张硕 葛光和 《国学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美国家庭伦理剧《我们这一天》以一股清流般爆火中国,剧中浪漫互爱的夫妻关系与平等尊重的亲子关系,反映出西方传统家庭伦理观在美剧中的表现特征。家庭是个体获得归属感与认同感的来源,西方家庭伦理观中处于轴心地位的夫妻之爱,充分尊重孩子独立性的亲子之情在以爱为核心的《我们这一天》中被淋漓展现。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下载:105 浏览:1029

陈源 《交叉科学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如何构建协同育人模式是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协同育人理念,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提出了构建协同育人模式的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于特殊教育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研究——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为研究方向 下载:107 浏览:1243

王静 《交叉科学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特殊教育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殊教育学校作为为有特殊需求学生提供专门教育的场所,其劳动教育实践尤为关键。本文旨在探讨特殊教育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重要性,并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合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提供一些建设性思路和建议。

学校、社会、家庭形成良性互动教育机制的研究 下载:167 浏览:1747

刘萌青 《交叉科学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围墙之内,而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共同参与和协作。本文旨在探讨学校、社会、家庭如何形成良性互动教育机制,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育质量。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案例的结合,本文提出了具体的构建路径和实施策略。

家庭治疗在中国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探索 下载:135 浏览:1719

徐根均 《心理学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家庭治疗早已经运用到不同的国家及民族当中,因具有独特的心理治疗效果而为人称道,被广泛应用到心理治疗方面,备受心理学解锁推崇。尽管家庭治疗已得到很好应用,但是却在思辨与观察方面理论性尚不够强。因此,还不能说很完善,仍需我们加深研究。本文重在探讨家庭治疗在中国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探索,结合中国家庭的生活习惯、方式等进行分析,选择以青少年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并积极开展试验,以最终试验结果的方式来进行论证分析。

初中学生早恋的社会心理原因及教育应对策略 下载:188 浏览:1777

岑远莲 《交叉科学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本文研究初中学生早恋的社会心理原因和教育应对策略[1]。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家庭环境、同伴压力和媒体影响是导致早恋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策略。在家庭环境方面,建议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关爱;在同伴压力方面,加强班级群体建设和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抗压能力;在媒体影响方面,引导学生成年人正确看待爱情和性。同时,本文也提出了开展相关教育活动的建议,如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设青春期教育课程等。

特殊儿童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下载:187 浏览:1366

焦志彬 郑贵萍 《心理学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在特殊儿童的教育中,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的言行以及家庭环境,影响着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采取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等措施,有助于提高特殊儿童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增权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妇女受家庭暴力问题的研究 下载:195 浏览:1828

杨帆 《交叉科学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增权理论是社会工作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本文是基于增权理论的视角分析妇女受家暴的原因,了解妇女家暴受害者的需求,尝试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提出行动方案,从而提升妇女家暴受害者的自我认同感,提升其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摆脱处于“家暴”的不幸婚姻生活。在种种的行动分析中,给妇女增权是使她们摆脱家庭暴力的有效途径。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