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医养结合理念指导下的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202 浏览:2286
摘要:
目的 探讨医养结合理念指导下的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3年5月-2024年5月收治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进行小组划分,其中40例属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另外40例属于观察组(医养结合理念指导下的中医特色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颈部肌力评分、VAS评分与ADL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颈部肌力评分、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颈部肌力评分、VAS评分与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养结合理念指导下的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护理效果,使患者颈部肌力更强,缓解了患者疼痛感,使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中医综合疗法联合颈椎零切迹融合器手术治疗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疗效分析
下载:290 浏览:3072
摘要:
目的:探究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R)患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联合颈椎零切迹融合器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对比试验,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于我院治疗的CR患者共计116例为参考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分为进行微创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Zero-P)手术治疗的常规组和在此之上增加中医综合疗法(中药口服+按摩)治疗的观察组,均58例。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统计两组于治疗前(T1)、治疗3d(T2)、治疗3个月(T3)疼痛情况(VAS)和颈椎功能情况(JOA)、患椎椎间隙高度、矢状面Cobb角并比较。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96.55%的治疗优良率较常规组的81.03%有较为明显的提升,P<0.05。在VAS、JOA评分方面,两组于T1时刻的各项评分均无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与T1时刻相比,两组T2、T3时刻的VAS和JOA评分均出现较为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更优,P<0.05。在患椎椎间隙和矢状面Cobb角方面,两组于各个时刻的两项指标均无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而与T1时刻相比,两组T2、T3时刻的两项指标均出现较为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针对CR患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与颈椎零切迹融合器手术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显著缓解疼痛、改善颈椎功能,有效促进后康复进程。
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下载:299 浏览:3077
CT与MRI在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诊断效果分析
下载:184 浏览:1043
摘要: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9月疑似颈椎病患者82例,均行CT与MRI检查,以手术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MRI及二者联合检查在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检出率和效能。结果:82例疑似颈椎病患者经“金标准”确诊为61例,脊髓型颈椎病41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20例;CT检查阳性患者48例,MRI检查阳性53例,CT联合MRI检查阳性58例;二者联合检查诊断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者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高于单一影像(P<0.05)。结论:CT与MRI用于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二者联合检查能提高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
防风汤加减结合项三针治疗神经根型效果分析
下载:104 浏览:1282
中藏医外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研究
下载:217 浏览:3004
摘要:
目的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应用中藏医外治综合疗法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回顾本院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7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应用针灸和颈椎牵引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疗法,应用中藏医外治综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和VAS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藏医外治综合疗法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有明显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症状,缓解颈部疼痛,应作为主要的临床治疗方案加以推广。
拔伸旋转整脊手法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下载:230 浏览:3017
摘要:
目的:讨论拔伸旋转整脊手法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总结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20年3月接诊收治的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推断法划分为2组,组别名称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的治疗方式为颈椎牵引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则为在颈椎牵引治疗基础上为患者施以拔伸旋转整脊手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拔伸旋转整脊手法联合颈椎牵引治疗,可改善其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满意度,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与价值研究
下载:309 浏览:3180
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下载:251 浏览:3339
摘要: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门诊就医的10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7%,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满意率为94.2%,对照组治疗满意率为80.8%,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能够养血柔筋,通经活络,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和患者的治疗满意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下载:259 浏览:3344
摘要:
目的:探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针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到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一共42例。研究时间为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将在此期间接受治疗的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的方法分为两组,分别为针刀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21例。针刀组给予针刀治疗,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颈部左旋和右旋的活动度。结果:针刀组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21例(100.00%),明显优于常规组17例(80.95%),P<0.05。两组治疗前的疼痛评分以及颈部左旋和右旋的活动度基本相同,P〉0.05,治疗后针刀组的疼痛评分以及颈部左旋和右旋的活动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针刀治疗,疗效显著,利于患者颈部左旋和右旋活动度的恢复,减轻患者疼痛反应。
整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进展
下载:73 浏览:954
摘要: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活和工作障碍。整脊疗法源于西方,近年来在治疗该病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整脊疗法正与中医疗法、牵引、物理治疗的日益融合,形成了多种创新的综合治疗模式,发挥了中西医理论和技术的协同优势,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临床研究表明,整脊与针灸、推拿、中药内服、牵引、物理治疗等多种治法相结合,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麻木等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而且安全性高、无创伤,患者可接受度良好。这种中西医理论和技术的融合创新,不仅突破了学科界限,更为临床实践贡献了一种全新的、优化的综合治疗模式。相信在未来,整脊疗法与中医疗法、牵引、物理治法的融合将继续深化发展,为缓解患者的病痛贡献更大力量。
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下载:81 浏览:914
摘要:
目的:研究结合中医骨伤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成效的评估。方法:选取自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2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样本,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西医单独治疗组(对照组)和西医结合中医骨伤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包含46名患者。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主观与客观评分、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颈椎功能评分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4.78%,两组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929,P值小于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主观评分、客观评分及总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值均小于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和颈椎功能评分分别为(2.29±0.73)分和(8.33±1.6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5±1.48)分和(13.27±1.5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68、9.581,P值均小于0.05)。结论:将中医骨伤疗法与西医治疗相结合,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表现出更好的疗效,有助于提升患者颈椎功能恢复,降低疼痛感。
针刀联合中医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下载:88 浏览:1024
针灸、推拿、常规康复疗法联合应用于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下载:369 浏览:2576
中医扶阳罐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下载:352 浏览:2825
针刀联合激痛点放松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
下载:49 浏览:673
摘要:
观察针刀联合激痛点放松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名CSR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治疗组实施针刀联合激痛点放松法治疗,对照组实施激痛点放松法治疗,两组均持续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随访3个月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血清P物质(SP)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和85.41%(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血清P物质(SP)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AS评分、SP水平、ND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联合激痛点放松治疗CSR可明显缓解颈肩疼痛症状及改善颈椎活动功能,显著下调SP水平,患者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