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皮肤温度监测在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2 浏览:343

江小琼1 蔡福满1 侯祥庆2 邓海松3 凌翔伟3 郭海雷3 卢中秋1 2020年2期

摘要:
分析皮肤温度变化与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相关性,以温度变化情况量化风险水平,探讨该指标监测在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连续整群抽样法选取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神经外科ICU、呼吸科ICU、急诊科ICU、CCU患者415例,获取患者人口学特征和临床基线数据,以及每日骶尾部皮肤温度变化情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皮肤相对温差与压力性损伤的相关性。以X-tile分析计算皮肤相对温差预测压力性损伤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价其预测效果。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比较不同皮肤相对温差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风险。结果骶尾部皮肤相对温差与压力性损伤发生存在负相关关系(P<0.001)。该指标预测压力性损伤的最佳截断值为-0.1℃,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1,约登指数为0.753,灵敏度为85.37%,特异度为89.89%。当皮肤相对温差≤-0.1℃时,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增加,以入院后第4、5天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最高(3.44%),其发生风险是皮肤相对温差>-0.1℃时的6.63倍[HR=6.36,95%CI(3.91~10.36)]。结论皮肤温度监测能够较好地预测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建议应密切关注患者入院后第4、5天骶尾部皮肤温度变化情况,当皮肤温度降低(相对温差≤-0.1℃)时,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增加,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ICU护士预防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知信行的现状调查 下载:12 浏览:318

卫晓静1 闫凡2 景孟娟1 李黎明2 王志霞3 2019年1期

摘要:
调查ICU护士预防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知信行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开展相关教学、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护士预防危重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知信行量表,使用便利抽样法从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中各选取1所三级医院及1所二级医院成人ICU的1 664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 610份。ICU护士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知信行总量表、知识维度、态度维度、行为维度得分分别为(136.93±20.42)分、(50.21±11.28)分、(38.14±5.46)分和(48.58±9.0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U护士预防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医院级别,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医院级别、职称、职务、科室类别,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知识、态度、年龄、性别及职务。结论 ICU护士对预防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态度较为积极,但知识及行为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的不同特征进行预防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知识的培训,通过强化知识建立积极态度,从而带动护理行为改变,提高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

压力性损伤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下载:2 浏览:251

夏冬云 史婷奇 陆巍 陆瑶 程建平 傅巧美 吴玲 2020年1期

摘要:
研发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探讨其在临床PI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研发小组,构建PI领域知识库和护理文书数据库,设计人机交互规则,以实现动态评估预警、智能判读推荐、实时监测分析等功能。比较该系统应用前后PI入院风险评估及时率、预防措施落实与风险评估合格率、护理记录缺陷率、医院获得性PI发生率和高风险患者医院获得性PI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应用PI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后,PI入院风险评估及时率从84.78%提高至95.94%,PI预防措施落实与风险评估合格率从90.15%提高至99.13%,PI护理记录缺陷率从16.42%下降至8.70%,与应用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系统应用后,医院获得性PI发生率和高风险患者医院获得性PI发生率均下降。结论 PI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为护士提供准确、客观的决策依据,提高了护理质量及管理效率。

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 下载:318 浏览:3446

杨莉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患者出现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因素与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以2021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外科手术患者为本次探究实验的对象,依据利用Braden量表获得评分将其分为损伤组(n=25)、非损伤组(n=35),依据患者压力性损伤的诱发因素,予以其相适应的防护策略。结果 在针对单一因素分析时,两组性别、麻醉方法,未见差异(P>0.05);而在年龄、BMI、手术体位、局部潮湿、术中体位改变、手术时长、出血量、手术室变温毯等几项分析,差异相对明显(P<0.05);针对多因素分析,压力性损伤产生与患者的年龄、BMI、手术体位、局部潮湿、术中体位改变、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手术室变温毯等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 造成患者产生术中压力性损伤风险因素较多,临床需针对术中获得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分险因素,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以大幅度减少诱发风险,提高整体医疗、护理及预后质量。

预见性护理对预防高龄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有效作用研究 下载:154 浏览:1646

朱海红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9期

摘要:
研究预见性护理对预防高龄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有效作用。方法:选取高龄老年长期卧床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预见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预防高龄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评分,改善生活质量评分。

急诊早期干预对预防老年患者足跟压力性损伤的效果研究 下载:338 浏览:3430

马洋 《老龄研究进展》 2022年9期

摘要:
观察分析急诊早期干预对预防老年患者足跟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80例老年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应用急诊早期干预护理方法)和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每组均为90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总满意评分、足跟压力性损伤(皮肤破损、皮肤糜烂以及皮肤发红等)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皮肤破损、皮肤糜烂以及皮肤发红等足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早期干预对预防老年患者足跟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显著。

神经内科长期卧床患者实施压力性损伤分级评估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下载:18 浏览:217

郑海岩 《神经科学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评价对神经内科长期卧床患者进行压力性损伤分级评估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长期卧床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压力性损伤分级评估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神经内科长期卧床患者进行压力性损伤分级评估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高治疗依从性。

专科护理管理模式在晚期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111 浏览:1099

周莉 《肿瘤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探究晚期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中应用专科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接收到的合适的患者76例,患者在院治疗中根据临床护理措施差异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专科护理管理模式,研究了解患者压力性损伤情况、评估患者满意度,两组结合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身体出现压力性损伤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NSNS评分和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给晚期肿瘤患者采取专科护理管理模式,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增加患者满意度,效果更为显著,可以借鉴。

探讨预防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在老年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 下载:57 浏览:561

周晓月 《预防医学杂志》 2025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预防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在老年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180例老年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采取预防性压力性损伤护理),每组各9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互留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在老年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避免患者住院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同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临床专业护理安全系统在神经外科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286 浏览:2998

张晶晶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临床专业护理安全系统在神经外科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81例神经外科患者(对照组,未建设临床专业护理安全系统),选择2019年1月-12月81例神经外科患者(观察组,建设临床专业护理安全系统),对比患者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压力性损伤评估准确率较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的压力性损伤护理中,将临床专业护理安全系统应用其中,可以有效降低压力损伤发生率,加快患者恢复速度。

临床专业护理安全系统对神经外科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的评估效果 下载:298 浏览:3036

​李莉莉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专业护理安全系统对神经外科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的评估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2月于我院神经外科就诊的15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未使用临床专业护理安全系统收治的75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使用临床专业护理安全系统后收治的75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正确率及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专业护理安全系统可有效提高神经外科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正确率,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预防性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中的干预研究 下载:86 浏览:1008

任亚林 《国际护理学》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选取了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2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实验组(2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而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研究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护理质量(涵盖医疗环境、工作效率及服务态度)评分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 实验组在护理质量评分上,包括医疗环境、工作效率及服务态度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率方面,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实施有效降低了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并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这一护理模式对于保障患者护理安全、促进康复进程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与应用。

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策略在手术室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 下载:97 浏览:1048

詹仁莉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策略在手术室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 方法:于2023年3月在本院手术室实施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策略,分别在实施前后6个月内抽取在本院手术室接受手术的患者各45名。抽查共30名手术室护士,采用护士预防病人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知信行量表评价并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室护士对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知信行评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术中及术后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 结果:实施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策略后,手术室护士对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知信行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后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在手术室实施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策略,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士对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认知和防护行为,有助于预防并减少手术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压力性损伤分期阶段护理在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123 浏览:1559

李秋香 李海凤 马军霞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时期对不同类型压力伤病人进行不同程度的护理的疗效。方法:选择了从2020年1月1号到2023年1月1号住院的81例压力性损伤病人,将病人随机分成了两组,一组42例,一组39例,其中一组采用了传统的护理干预,另一组采用了压力性损伤分期阶段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压力损伤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压力损伤危险度(Braden)和生活质量(CQOL-74)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治疗组相比,治疗组与治疗组的创伤程度、创伤等级、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Braden,CQOLI-74得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患者的 Braden,CQOLI-74得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目的:探讨对压力性创伤病人实施分期付款的护理措施。

预防老年卧床患者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研究进展 下载:163 浏览:2544

吴瑶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预防护理模式预防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8月~2021年8月我院接受诊疗存在压力性损伤风险(Braden评分≤18分)的12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防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压力损伤发生情况及临床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Braden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预测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Braden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灶范围、持续时间、护理干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Braden评分和Waterlow风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Braden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Waterlow风险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护理模式对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较好,可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改善压力性损伤病灶范围,缩短持续时间,提升护理干预效果。

术中预防性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平卧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83 浏览:2543

万艳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术中预防性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平卧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博爱县人民医院124例神经外科平卧位手术患者(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术中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3.23%(2/62),低于对照组的12.90%(8/62),护理满意度为93.55%(58/62),高于对照组的80.65%(50/62)(均P<0.05)。结论术中预防性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神经外科平卧位手术患者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且护理满意度高。

营养支持护理在压力性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实践与效果评估 下载:107 浏览:1036

黄雪新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压力性损伤中施行营养支持护理的效果及实践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07月至2022年07月就诊于我院的压力性损伤患者研究,总例数为70例,按照信封法分组,对照组施行一般护理,观察组施行营养支持护理,比较指标。结果:①压力性损伤改善状况:观察组压力性损伤改善状况较对照组优(P<0.05);②并发症:观察组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发生率为2.86%,较对照组22.86%低(P<0.05)。结论:压力性损伤中施行营养支持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压力性损伤状况,规避相关并发症,值得借鉴。

中药敷料与穴位按摩联合针灸理疗对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护理研究 下载:141 浏览:1585

严敏 《中国中医药》 2024年7期

摘要:
观察压力性损伤患者应用中药敷料与穴位按摩联合针灸理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以本院70例压力性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双盲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实施中药敷料与穴位按摩联合针灸理疗,基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有效率对比基础组更高,有意义(P<0.05)。结论:中药敷料与穴位按摩联合针灸理疗可提升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效果,使患者不适感减轻。

标准化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影响 下载:95 浏览:827

吴丽娟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6期

摘要:
探究标准化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82例(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41例给予标准化护理。对比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概率。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对比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更低的一组是研究组(P<0.05)。研究组比对照组的护理质量好,各项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组间对比更高的一组是研究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进行护理时,应用标准化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护理价值高。

预见性护理预防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应用效果 下载:153 浏览:1286

熊利 黄惠萍 谢凤珠 许信玉 《中国护理学报》 2023年9期

摘要:
针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观察该护理方式在其中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在我院ICU患者中,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并在两组中使用不一致的护理措施,对两组间的压力性损伤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预见护理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4.00%,常规护理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46.00%,差异明显(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降低ICU患者中出现压力性损伤的几率,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进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