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浅析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对肥胖人群减脂的作用 下载:83 浏览:478

奚秋 《中国体育科学》 2018年7期

摘要:
文章通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的层面上,将高强度间歇性运动与传统的中低强度持续性有氧运动相比较分析,提出高强度间歇性运动比传统的中低强度持续性有氧运动在减肥减脂过程中效果更好。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在减肥过程中不但相同的能量消耗时间少,而且运动运动体验更高,适用的人群更广。相对于乏味枯燥耗时长的中低强度持续性有氧运动,高强度间歇性运动更加适应于现代人的需求和节奏,对身体产生强有力刺激的运动方式。虽然时间短,但可以让身体更好更及时的做出反应和变化,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向希雄教授从痰湿论治儿童单纯性肥胖经验 下载:65 浏览:376

彭真 向希雄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向希雄教授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儿童单纯性肥胖病位主要在脾,涉及肝肾,痰湿是主要病理因素,病机关键为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治疗以健脾助运利湿为主,佐以消食导滞,运用经验方荷泽颗粒结合饮食运动疗法治疗,临床疗效显著。附典型验案1则,以资验证。

肥胖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下载:60 浏览:398

程伟伟1 李博星2 陆静2 黎尔纳1 张政1 蒋爱民1 袁静2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10期

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一种系统性的肝脏代谢紊乱,源于能量过剩诱导的脂肪疾病。近来,肠道-肝脏-脂肪轴概念的提出,为寻找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肠道微生物对机体代谢和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肠道菌群会被干扰,并且成为自身压力和伤害的来源。肠道菌群可能在肥胖和肥胖相关疾病的代谢和免疫反应,如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章系统地论述了肠道微生物群、肥胖和脂肪肝疾病的内在联系,总结了肠道菌群与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性的新证据,以及采用微生物菌群靶向治疗方法治疗非酒精脂肪肝病。

“治未病”思想与儿童肥胖症的防治 下载:22 浏览:232

徐祎聪 俞虹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从中医"治未病"思想内涵入手,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为提纲,依次对儿童肥胖症的防治提出了相应的治疗与应对措施,以期为儿童肥胖症的防治提供可行的临床思路。

儿童肥胖相关肾病 下载:14 浏览:152

阳海平 李秋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随着儿童超重/肥胖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逐渐增高,肥胖相关肾病(ORG)越来越受到儿童肾脏专科医师的关注。ORG早期表现为蛋白尿、肾小球肥大,后期可出现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下降,如不及时干预,可呈慢性进行性进展,最终部分将发展至终末期肾病。文章从ORG发病机制(包括肾脏血流动力学、神经体液、脂代谢紊乱及其介导代谢性炎症等方面)、临床与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策略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做系统总结。

学校-家庭-社会合作化对中小学生肥胖综合干预模式构建 下载:35 浏览:331

秦龙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在过去的30年间,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率,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而超重肥胖会对中小学生带来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还会带来心理问题,影响学习,甚至将来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中小学生肥胖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有遗传因素、个人因素及环境因素。其中可以从个人因素及环境因素进行干预,通过家庭干预、学校干预、社会干预、多场所合作干预来有效预防中小学生肥胖。

母代肥胖引起子代脂代谢紊乱的研究进展 下载:68 浏览:436

王佳楠1 王舒然2 方今女1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了解母代肥胖与子代脂代谢紊乱的关系及目前研究进展。方法以"母代肥胖"、"子代"、"脂代谢"、"maternal obesity"、"offspring"、"lipid metabolism"等为关键词,查询PubMed、百度学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母代肥胖促进子代对脂类的消化和吸收可降低子代脂质的氧化反应、抑制子代脂质的合成和增加子代肝脏脂肪的蓄积。母代肥胖是子代发生脂代谢紊乱的危险因素,可通过DNA甲基化、非编码RNA转录和组蛋白乙酰化等多种途径导致子代表观遗传学的改变,进而对子代造成长久损伤。此外,母代肥胖可以导致子代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降低肠道α-多样性。结论母代肥胖不仅会增加自身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还会影响其子代的健康,特别是影响子代脂类的吸收和代谢。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内分泌指标及妊娠率的影响 下载:56 浏览:503

刘燕萍1 张晓翠2 朱彩云2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内分泌指标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性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内分泌指标及妊娠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卵泡刺激激素、黄体生成素、睾酮、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内分泌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改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患者的内分泌指标,提高其妊娠率。

金坛地区中年人群肥胖现状及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关系研究 下载:62 浏览:402

周鑫1 姚海舟2 王增武3 王馨3 陈祚3 张林峰3 田野3 邵澜3 朱曼璐3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了解金坛地区中年人群肥胖现况及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关系。方法 2009~2010年期间在金坛地区抽取35~64岁调查对象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调查对象982人。计算中年人群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并分析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金坛地区35~64岁中年人群超重率为42.77%,肥胖率为18.94%,轻、重度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8.70%、19.96%。不同性别间超重、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中心性肥胖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患病的比例明显增加,其中超重、肥胖人群中同时具有3个危险因素的比例是正常体重人群的3.56倍和6.05倍;而轻度、重度中心性肥胖人群中同时具有3个危险因素的比例是非中心性肥胖正常人群的4.62倍及5.51倍(P<0.05)。结论金坛地区中年人群中体重异常者近六成,肥胖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比例很高。

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对肥胖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下载:77 浏览:411

陈曦 吴梅芳 许开祖 黄梅女 林丽明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比较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对肥胖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纳入242例肥胖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组(观察组,118例)和氯沙坦联合氢氯噻嗪组(对照组,124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压水平、血压晨峰、血压变异性及昼夜节律。结果 (1)两组治疗后24h平均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24h平均舒张压(diastole blood pressure,DBP)、白昼SBP、白昼DBP、夜间SBP、夜间DBP、晨峰SBP、晨峰DBP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对照组除24h平均舒张压变异性(diastole blood pressure vriability,DBPV)、夜间DBPV无改善(P>0.05),余指标均较前改善(P<0.05);观察组各项动态血压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3)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24h平均SBP、白昼SBP、夜间SBP、夜间DBP下降更明显(P<0.05或P<0.01)。(4)血压变异性指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24h平均收缩压变异性(sy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SBPV)[(9.47±2.04)%vs(10.40±2.76)%]、白昼SBPV[(10.62±2.41)%vs(11.28±2.31)%]、夜间SBPV[(8.34±2.53)%vs(10.55±2.63)%]、夜间DBPV[(10.37±2.12)%vs(12.68±2.64)%];昼夜节律[(9.54±1.24)%vs(6.25±1.12)%]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均能改善肥胖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但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效果更佳,尤其在降低夜间血压上更具优势。

1554例超重/肥胖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析及临床防治思路探索 下载:66 浏览:454

尹艳1 王世燕2 孙志新3 吕娜4 李宛芝5 方可仁6 王奕丹7 凌桂晨8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超重/肥胖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成因,探索超重/肥胖的中医预防治疗思路及健康管理模式。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未病中心收治的体检人员2 988例,用标准化中医体质辨识量表判断中医体质类型,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得出超重和肥胖相关性较高的中医体质类型。结果:该样本中超重和肥胖人群共1 554例(52.01%,1 554/2 988),其中平和质455例(29.28%,455/1 554),偏颇体质1 099例(70.72%,1 099/1 554);偏颇体质中包括单一偏颇体质448例(40.76%,448/1 099),兼夹体质651例(59.24%,651/1 099);超重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以气虚质、阳虚质为主,分别为42.36%(405/956)和32.22%(308/956);肥胖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以气虚质、湿热质为主,分别为38.13%(228/598)和36.12%(216/598);随着年龄的增长超重与肥胖者所占的比重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男性超重与肥胖的比例是女性的1.30倍和2.56倍。结论:超重和肥胖的发病率较高,中医体质类型以偏颇体质为主,且多为兼夹体质。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是与超重和肥胖密切相关的中医体质类型,男性超重和肥胖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电针对肥胖大鼠脂肪组织白细胞介素6基因启动子区H3K9乙酰化水平的影响 下载:80 浏览:484

黄琪1,2 梁凤霞1 陈瑞3 彭苗1 李伦1 李金骁3 《当代中医药》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肥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选10只作为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肥胖模型。将达到肥胖标准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假电针组,每组10只。电针组取"足三里""中脘""关元""丰隆"穴,连接电针治疗,每周3次,共治疗8周。假电针组取电针组穴位旁约5mm处浅刺并夹持电极,不予通电。正常组和模型组于相同时间内给予抓取固定。记录各组大鼠干预第0、2、4、6、8周时的体重,计算Lee′s指数;实验结束后检测脂肪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蛋白及mRNA表达,并检验IL-6基因启动子区H3K9乙酰化(H3K9ac)程度以及SIRT1和H3K9ac的共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第0、2、4、6、8周Lee′s指数均显著升高,第8周模型组大鼠脂肪组织中SIRT1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IL-6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IL-6基因启动子区H3K9ac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第6、8周大鼠体重和Lee′s指数均明显下降,脂肪组织中SIRT1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IL-6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IL-6基因启动子区H3K9ac水平下降(P<0.05),而假电针组与模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SIRT1和H3K9ac在脂肪组织细胞核中均存在共表达。结论电针能够有效降低肥胖大鼠体重及Lee′s指数,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脂肪组织中SIRT1表达,降低IL-6基因启动子区H3K9乙酰化程度有关。

温胆汤对肥胖痰湿证免疫及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下载:77 浏览:497

喻松仁 舒晴 白洋 姚琦 程绍民 周丽 王萍 简晖 《中国中医药》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祛痰名方温胆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SD大鼠免疫及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文献方法建立肥胖痰湿证大鼠模型后采用温胆汤灌胃进行干预,比较用药前后大鼠肥胖率、体质量、Lee’s指数、血脂(TG、TC、LDL-C、HDL-C)、免疫T淋巴细胞(CD+3、CD+4、CD+8)及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IL-17和IL-22)表达的变化。结果:高脂饮食可成功建立肥胖大鼠模型,造模组大鼠肥胖率大于20%,体质量、Lee’s指数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温胆汤干预可降低肥胖大鼠肥胖率、体质量和Lee’s指数(P<0.05),改善血脂水平(P<0.05),调整T淋巴细胞CD+3、CD+4、CD+8及CD+4/CD+8比值的表达,有效调节TNF-α、IL-6、IL-17和IL-22等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P<0.05)。结论:温胆汤改善肥胖效果明显,其机理可能是通过调控机体免疫机制来改善肥胖炎症反应状态,进而达到纠正肥胖痰湿病理的作用,这为"治痰"名方温胆汤干预肥胖痰湿证提供了科学依据。

温胆汤对肥胖大鼠血清瘦素及下丘脑STAT3和SOCS3表达的影响 下载:79 浏览:502

喻松仁 白洋 王河宝 舒晴 姚琦 周丽 王萍 程绍民 简晖 《当代中医药》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温胆汤治疗肥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和温胆汤组,每组8只,另将8只健康大鼠设为正常组。造模成功后各组大鼠均采用基础饲料喂养,同时温胆汤组大鼠给予温胆汤15 g/(kg·d)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均用等量蒸馏水灌胃,共持续6周。比较各组大鼠体重、Lee's指数、肥胖率,检测血清瘦素、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下丘脑组织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STAT3)、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SOCS3)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血脂水平(除HDL-C外)、下丘脑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SOCS3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 <0. 01)。与模型组比较,温胆汤组Lee's指数、体重、血脂水平(除HDL-C外)、下丘脑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SOCS3 mRNA和蛋白表达则显著升高(P <0. 01)。模型组肥胖率为26. 36%,温胆汤组为1. 06%。结论温胆汤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可能通过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而调控机体瘦素水平,从而纠正机体代谢异常。

身体质量指数与精液质量及精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26 浏览:296

乔永峰1 何宝明1 郑春梅1 王叶松2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身体质量指数(BMI)对不育男性精液质量及精浆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于汉中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298例不育男性为研究对象,按照BMI将其分为体重正常组(18.5~23.9 kg/m2),超重组(24.0~27.9 kg/m2)和肥胖组(≥28 kg/m2)。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精液常规和精子形态学检查,离心后的精浆成分进行生化指标检测。比较三组间的精液参数及精浆生化指标。结果 298例研究对象的平均BMI为(23.7±3.3)kg/m2,其中包括152例正常组占51.0%,110例超重组占36.9%,36例肥胖组占12.1%。三组间的精液pH、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精子率、精浆柠檬酸、精浆果糖、精浆锌及精浆酸性磷酸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的正常精子形态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617,P=0.000)。Mann-Whitney U检验显示肥胖组与正常组,肥胖组与超重组的正常精子形态率比较,... 更多

内蒙古地区流动人口糖尿病影响因素的研究 下载:87 浏览:492

​王瑞琪1 杜茂林1 梁丹艳1 钱永刚2 王培玉3 刘丹1 郑会秋1 王学梅1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了解内蒙古流动人口糖尿病流行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了解超重、肥胖合并中心性肥胖与糖尿病的相互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按行业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调查流动人口1 494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2.52%。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患病率在年龄、工作方式、吸烟、饮酒、休闲运动、BMI与WC中均有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BMI和WC均正常者,均异常者患糖尿病的风险较高(OR=2.272,95%CI=1.553~3.324);中年和老年患糖尿病的风险分别是青年的1.695倍、2.172倍;工作方式和休闲时间运动是糖尿病的影响因素。BMI与WC均异常者校正后糖尿病患病率(65.12%)高于均正常者(38.99%,P<0.05)。结论内蒙古地区流动人口糖尿病、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中年、老年、低体力劳动强度者是糖尿病的高风险人群。

研究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干预用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作用 下载:185 浏览:774

张静 《心理学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干预用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作用。 方法:随机将选取的80例患者分为两组,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外,还予以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SAS、SDS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 结果:分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良好的生活方式占比亦高于对照组(p值<0.05)。 结论: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干预用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护理品质链在综合治疗肥胖儿童阴茎显露不良中的效果观察 下载:182 浏览:1927

禹晓昱 曾颖 曾辉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10期

摘要:
探讨护理品质链在综合治疗肥胖儿童阴茎显露不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70例肥胖阴茎显露不良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品质链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满意度平均分为(7.56±1.42)分,观察组满意度平均分为(8.47±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操作告知、患儿恐惧、家属焦虑、健康宣教、护理服务、呼叫应答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接待服务、介绍环境、病房环境、保洁服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品质链应用在综合治疗肥胖儿阴茎显露不良中,可降低患儿对治疗的恐惧及家属的焦虑,促进护理人员宣教、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提升,提升患儿及家属治疗期间的整体满意度。

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内分泌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下载:253 浏览:2431

杨新萍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分析单纯性肥胖儿童内分泌检测的结果以及对单纯性肥胖儿童应用内分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自2020年至2021年之间收治的单纯性肥胖的儿童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纳入与排除的方式从中选取12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前来我院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从中随机选取120例儿童对照。将单纯性肥胖患儿作为研究组,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通过临床检验的方式对两组儿童的空腹血糖、胰岛素、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以及血脂指标水平进行测量,并对两组儿童的指标对比。结果:研究组患儿的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对比对照组的健康儿童明显较高,同时生长激素水平对比健康儿童往往较低,患儿指标之间的差异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往往存在内分泌紊乱以及生长激素减少等现象,通过对单纯性肥胖的儿童应用内分泌检测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对单纯性肥胖的患儿指标进行检测,从而根据患儿的指标对患儿进行调节,实现对单纯性肥胖患儿的身体健康的保障。

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内分泌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下载:249 浏览:2431

杨新萍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12期

摘要:
分析单纯性肥胖儿童内分泌检测的结果以及对单纯性肥胖儿童应用内分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自2020年至2021年之间收治的单纯性肥胖的儿童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纳入与排除的方式从中选取12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前来我院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从中随机选取120例儿童对照。将单纯性肥胖患儿作为研究组,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通过临床检验的方式对两组儿童的空腹血糖、胰岛素、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以及血脂指标水平进行测量,并对两组儿童的指标对比。结果:研究组患儿的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对比对照组的健康儿童明显较高,同时生长激素水平对比健康儿童往往较低,患儿指标之间的差异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往往存在内分泌紊乱以及生长激素减少等现象,通过对单纯性肥胖的儿童应用内分泌检测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对单纯性肥胖的患儿指标进行检测,从而根据患儿的指标对患儿进行调节,实现对单纯性肥胖患儿的身体健康的保障。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