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清热化痰祛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 下载:183 浏览:2540

罗建东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清热化痰祛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社区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行常规治疗与清热化痰祛瘀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率分别为89.80%、67.3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TCO2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化痰祛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有重要作用,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TCO2水平,提高PO2水平,值得推广。

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下载:99 浏览:1027

孙青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气水平及pH值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够比较好的纠正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氧疗的临床护理观察 下载:106 浏览:1271

李会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氧疗的临床护理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COPD),给予患者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在生活方面以及对疾病的了解程度都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的患者实施氧疗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109 浏览:1022

薛淑芳 李凌芸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采取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诊的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人资料60例,采取随机形式将病人分组,一组应用手术治疗,共30例为对照组,一组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共30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病人治疗之后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以及最低血氧饱和度低于对照组,爱泼沃斯嗜睡量表值高于对照组,但是两者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治疗之后研究组病人凝血因子Ⅱ以及凝血因子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小板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临床中为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人提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以及手术治疗都可以发挥理想的治疗效果,其中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更高改善病人凝血系统。

温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157 浏览:1572

王庆章 《中国中医药》 2024年7期

摘要:
分析温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入选案例均系在2020年7月至2022年9月期间,于某医院针灸科接受穴位贴敷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阶段患者,共计60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则应用温针灸夹脊穴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老年患者采取温针灸治疗,能够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中药配方颗粒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 下载:460 浏览:4168

吴淑芳 李炜 《中国中医药》 2023年8期

摘要:
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及炎症因素的影响研究。方法 将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药颗粒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炎症因子和肺功能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前,FEV1、P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 FEV1、PEF更高(P<0.05)。结论 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消除体内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下载:146 浏览:1478

李迎学 耿悦 《中国医学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其早期以气道不完全可逆的气道受限为主要特点,其治愈率不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在进行康复护理之后肺功能恢复后,病人的运动耐力和肺功能得到了持续的增强,生存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本文根据近年来的相关文献,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对此进行了归纳和归纳。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下载:1147 浏览:1436

柳富慧 《当代中医药》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间于我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9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试验组采用中医辩证施治。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对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差异不明显,试验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明显,组内与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辩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确切,且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发生明显改善,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内科临床治疗研究 下载:266 浏览:1577

王虹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主要分析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特点,并阐述了大内科临床治疗方法。方法:以某医院内科接诊的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些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身体恢复状况,并详细的开展临床记录。结果:这些患者中30例患者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占84%,2例患者死亡占16%;就2例死亡患者的治疗观察分析得出,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变化快、发病原因复杂且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当今内科临床中属于危害公共健康却又经常被忽视的疾病,其产生很大程度上威胁患者健康,逐渐削弱患者呼吸系统功能,甚至引起死亡的病症,因此一旦发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下载:239 浏览:1574

董卫东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2020年于我院呼吸科就诊的OS患者65例,同时选择同期就诊的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OSAHS、COPD患者各50例。比较OS患者在睡眠障碍、BMI及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评分与OSAHS、COPD患者的差异,总结OS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OSAHS组、OS组患者打鼾、呼吸暂停及憋醒的发生率高于COPD组(P<0.05),其中OS组患者憋醒的发生率高于OSAHS组(P<0.05),但打鼾、呼吸暂停发生率与OSAH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OS组患者中超重者(BMI>31kg/m2)比例及ESS评分高于COPD组(P<0.05),其中,OS组ESS评分高于OSAHS组(P<0.05),但两组超重者(BMI>31kg/m2)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围增大、BMI增大、吸烟及打鼾均是COPD合并OS的危险因素,而OS患者较单纯COPD患者更容易出现低氧和高碳酸血症。

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学分析 下载:513 浏览:2010

宋丹 龙飞燕(通讯作者) 《中医研究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桃红四物汤、二陈汤加减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老年慢阻肺疾病,COPD)的中药学效果。方法:从本院收治(2021年7月-2022年8月)的老年COPD患者中择取72例,36例设置为对比组,36例作为研究组,均对两组老年COPD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添用四物汤+二陈汤加减对研究组联合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及肺功能相关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比组,差异均有可比性(P<0.05)。结论:针对老年COPD患者采用桃红四物汤与二陈汤加减方合力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喘息、咳嗽以及呼吸困难和咳痰等中医症候,良好改善患者肺功能的同时,有助于防止疾病恶化,可临床推广应用。

肺粘液上皮样癌2例并临床分析 下载:293 浏览:2305

童静植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通过回顾2例肺粘液上皮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临床医师对这种少见肿瘤的认识。方法:总结2例手术确诊肺粘液上皮样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术后病理等资料,并总结、回顾相关文献。结果:肺粘液表皮样癌是一种较少见的肺部恶性肿瘤,患者可有咳嗽、咳痰、咯血等阻塞性肺炎相关症状,手术切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术后根据患者病理类型进行不同的术后治疗。结论:肺粘液表皮样癌是一种较少见的肺部恶性肿瘤,根据恶性程度不同可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二者临床预后具有差异,临床医师需对高危组患者仔细甄别,加强术后随访。

冬病夏治三伏贴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下载:490 浏览:1911

杨菊 《中医研究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冬病夏治三伏贴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3年1月,选取在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冬病夏治三伏贴)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冬病夏治三伏贴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治疗有效率较高,改善肺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无创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肺康复护理进展研究 下载:223 浏览:1870

谭江霞 《中国护理学报》 2022年4期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病程长及迁延不愈等特点,急性加重期患者胸闷、气短及咳嗽等临床症状明显加重,身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无创机械通气对于改善气道气流受限及提高氧合指数等均有重要作用,但是患者容易出现肺不张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对临床疗效会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早期肺康复护理有助于稳定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促进病情缓解。本文特就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早期肺康复护理方式及可行性进行综述。

心理护理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介入治疗的影响 下载:170 浏览:1726

潘晶晶 《医学研究前沿》 2022年4期

摘要:
探究心理护理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98例进行介入治疗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借助计算机模拟抽签将其分为心理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各49例,其中,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心理组患者则在常规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心理组患者焦虑评分(68.16±2.03)分、抑郁评分(70.21±1.26)分,常规组患者焦虑评分(68.14±2.11)分、抑郁评分(70.25±1.24)分,两组数据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心理组患者焦虑评分(45.06±1.01)分、抑郁评分(51.82±1.02)分,常规组患者焦虑评分(56.15±1.58)分、抑郁评分(54.82±1.05)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积极作用,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下载:349 浏览:2020

刘小兰 《中医研究杂志》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与中医护理联合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日常护理中的实际效果与价值。方法:择取2021年12月至翌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行相关治疗的6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后续研究以双盲法为原则,将其平均分为对比组(常规护理)与分析组(穴位贴敷+中医护理),并对2组的生活质量、肺部功能与临床症状积分进行比较。结果:分析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肺部功能显著高于对比组,而组内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则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穴位贴敷与中医护理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减轻COPD患者临床症状,在改善其生活质量与肺部功能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在临床推广。

低分子肝素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伴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 下载:369 浏览:1759

孙莹1 孙传亮2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伴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诊的72例处于急性加重期的慢阻肺合并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样本选取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36),对照组以肝素钠进行治疗,研究组则以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疾病相关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各项治疗相关治疗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数据经过计算后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对急性加重期的慢阻肺合并肺栓塞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能够对临床症状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治疗方案。

路径式护理配合呼吸机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312 浏览:3008

马琪琪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7期

摘要:
探讨路径式护理配合呼吸机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数字随机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路径式护理配合呼吸机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的监测结果结果、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肺功能的监测结果结果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7.50%,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0.00%。实验组住院时间11.24±1.45d短于对照组13.21±2.21d,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路径式护理配合呼吸机护理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肺功能,促使患者满意度提高和缩短住院的天数。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分析 下载:269 浏览:2313

张萍萍 《医学研究前沿》 2021年4期

摘要:
评析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肺动脉高压(OSAHS合并PH)患者在医治过程中使用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此研究选取2015/01-2020/06期间治疗的30例OSAHS合并PH患者,随机分为15例为使用氨茶碱缓释片药物治疗的对照组,另外15例则作为观察组并加用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评价治疗后患者睡眠改善情况及脉动压力调节效果。结果:治疗结果表明加用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夜间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次数、缺氧时间及最低血氧饱和度等数值均优于使用氨茶碱缓释片的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夜间睡眠时间无差异(P>0.05);观察组脉动脉压力更低(P<0.05)。结论:对OSAHS合并PH患者治疗时采用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于改善患者呼吸暂停状况和脉动脉压力更有效果。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86 浏览:2697

周莹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3期

摘要:
探究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50例初步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图表法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分别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得到有效改善,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采用常规护理相比,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同时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