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康复临床路径结合团体心理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及日常生活、运动能力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476

赵丽丽 唐明霞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探讨康复临床路径结合团体心理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及其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9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心理疗法,研究组给予脑卒中两级康复临床路径及团体心理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病耻感、认知功能、抑郁情绪和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病耻感感受问卷除刻板因子其他维度评分和总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上、下肢Fugle-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治疗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临床路径结合团体心理疗法能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有利于其认知功能和心理康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改善患者预后。

脑外伤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路径与效果评估 下载:105 浏览:1157

骆帝丞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 探究脑外伤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路径与效果评估。方法 此次纳入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之间,总人数为72例,通过治疗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前组行早期康复治疗,后组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NIHSS和ADL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和ADL评分差异不显著,统计学意义无效(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和临床疗效均比对照组更优,经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有效(P<0.05)。结论 对脑外伤患者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治疗疗效显著,其不但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同时还能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以临床路径为指导的谵妄管理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 下载:59 浏览:319

欧玉琼 吴建颖 周嫦娥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以临床路径为指导的谵妄管理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股骨头置换术后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以临床路径为指导的谵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24,72 h谵妄发生率,比较两组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谵妄持续时间、每日总睡眠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24,72 h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1,3,7 d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谵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每日总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以临床路径为指导的谵妄管理在股骨头置换术后老年患者中应用效果满意,能够有效降低谵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与睡眠障碍的影响 下载:82 浏览:302

高志业 许学美 崔红平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睡眠障碍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行胆囊切除术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术后1 d和实施干预措施后2周分别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和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干预2周后,干预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睡眠质量总分高于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方案可以调和肝胆功能,强健脾胃,祛湿安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与睡眠障碍的影响 下载:20 浏览:176

高志业 许学美 崔红平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睡眠障碍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行胆囊切除术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术后1 d和实施干预措施后2周分别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和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干预2周后,干预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睡眠质量总分高于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方案可以调和肝胆功能,强健脾胃,祛湿安神,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和睡眠障碍,适宜在胆囊切除术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基于临床路径的干预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 下载:143 浏览:1354

彭春燕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究基于临床路径的干预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2021年5月到2022年11月,选取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临床路径的干预模式,比较两组自我效能、肺功能指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观察组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基于临床路径的干预模式,可提高自我效能,改善肺功能指标,让患者满意临床服务。

子宫肌瘤患者以临床路径护理实施干预对其护理满意度研究 下载:259 浏览:2538

刘玉芬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以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患者展开健康宣教的价值。方法:病例选择在2019.06-2020.12时间内,在本院就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在常规组中40例患者提供常规宣教,在实验组中40例患者以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实施宣教,统计2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疾病知晓度为(82.38±7.20)分、满意度评分为(79.10±6.58)分,高于常规组(71.15±3.05)分、(68.72±4.30)分,统计学结果显示P<0.05(t=9.083、8.352)。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疾病知晓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建议临床推广。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抗栓药物治疗临床路径管理评价 下载:166 浏览:1808

苑旭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在现代医学中,心脑血管疾病的手术治疗需求日益增加,而围手术期的抗栓药物治疗对于预防血栓形成和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至关重要。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可以优化抗栓药物治疗的流程,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患者康复效果。本文探讨了抗栓药物治疗临床路径设计和实施的关键要素,并评估了临床路径对手术结果的影响。利用病例研究和临床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抗栓药物治疗临床路径能够显著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抗栓药物的合理使用率,并获得患者的高度满意。展望未来,个体化治疗策略、技术创新和基于最新证据的更新将进一步优化抗栓药物治疗临床路径管理,将提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实施方法研究 下载:519 浏览:5022

王海霞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实施方法研究。方法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选取120名实习护生作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抽样原则予以分组:对照组(n=60)采取传统教学法,研究组(n=60)则应用临床教学路径。结果①研究组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是98.33%,与对照组实习护生的86.67%相比较高(P<0.05);②研究组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临床教学路径的应用效果肯定,可提升其理论与实践考核成绩及其对教师的满意度,可借鉴。

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下载:189 浏览:2111

陈莲莲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 探究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中采用心理护理临床路径方式干预的效果。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中心医院94例患者均为冠心病病症,均采用冠张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干预,入组时间为2018年2月-2020年2月,分组方式以电脑等量随机方式开展,分别采用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实验组,n=47)及常规护理(对照组,n=47)开展病症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负性心理情绪分数评估结果不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负性心理情绪评估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应用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形式,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临床路径在新生儿败血症护理效果及康复时间分析 下载:285 浏览:2604

王渝 杨梦雪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9期

摘要:
临床路径在新生儿败血症护理效果及康复时间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10月64例败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使用临床路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和护理后15d血清炎症因子、临床数据指标、满意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15d后,观察组患儿PCT、WBC以及CRP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痊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生理机能,精神健康,精力程度,躯体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新生儿败血症护理中效果显著,临床指标趋向良好,满意度明显提升,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护理临床路径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88 浏览:918

夏谢天 殷学颖 《国际护理学》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护理临床路径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妇科手术的患者7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护理临床路径进行护理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临床路径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手术安全性、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路径在老年白内障护理中的应用探究 下载:280 浏览:2811

李红红 徐芳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针对于老年白内障疾病,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方法,分析和研究最终的护理效果。方法:在2021.1-2021.6之间,我院共收治了30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经商议,决定将这30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抽样法,将这30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另一组是观察组,每组中各有15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临床路径护理方法,分析两组最终的护理效果。结果:在视力水平和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数据优于对照组数据,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包括:暂时性眼压增高、角膜水肿、前房出血,观察组数据优于对照组数据,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在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数据高于对照组数据,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在老年白内障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148 浏览:1930

曾静 杨德琼 《国际护理学》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医院自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常规护理干预与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脑出血患者中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对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效果影响 下载:159 浏览:1711

刘慧婷 杨树花 《护理研究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究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对患者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2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骨科护理临床路径的方法,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及患者护理后负面情绪进行评分,得出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在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实现患者护理后焦虑和抑郁情况的有效缓解,应用效果良好。

一对一临床路径式带教在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下载:143 浏览:1766

张雪梅 张志红 高月玲 《护理研究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一对一临床路径式带教在护理学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实习生10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带教方法,实验组采用一对一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及带教满意度情况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护理学员多项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员带教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一对一临床路径式带教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护理学员理论考核及实践考核评分的明显提升,提高带教老师评分,保障整体带教满意度,应用效果良好。

临床路径在小儿川崎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76 浏览:2537

王素敏 《国际护理学》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路径在小儿川崎病整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98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征求患儿家属意见后,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参照组给予整体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临床路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白细胞计数、CRP水平。结果 护理5 d后,研究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和CRP白水平优于参照组。结论对小儿川崎病患儿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改善患儿及家长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缩短患儿的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

临床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下载:176 浏览:2513

王宏焱 《国际护理学》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小儿腹泻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小儿腹泻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止泻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泻患儿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171 浏览:2241

曾静 杨德琼 《护理研究杂志》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医院自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常规护理干预与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脑出血患者中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老年急性肠胃炎患者护理中临床路径的效果评价 下载:174 浏览:2069

朱光秀 《护理研究杂志》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肠胃炎患者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急性肠胃炎患者,共120例,随机等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2组SAS、SDS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2组SAS、SDS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SAS、SDS评分更优于参照组,2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应用于老年急性肠胃炎的护理中,能够使患者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有效缓解,具有显著推广应用价值。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