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研究
生物技术研究
《生物技术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生物技术工程、微生物、医药、农林、食用菌、轻工食品、环保、食用菌及相关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生物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32X

《生物技术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 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整合分析 下载:47 浏览:515
  • ​丁艳丽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高中生物教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生命科学的认知和理解。本文旨在探讨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整合,分析整合的优势以及实施策略,以期为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生物工程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下载:56 浏览:568
  • 谢毅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探讨了生物工程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在医学治疗和器官移植中的实际应用。生物工程技术,作为一种前沿科技手段,革新了我们对疾病理解和治疗的方式。通过深入剖析,揭示了其在疾病靶向治疗中的关键作用,如基因编辑技术在遗传病治疗中的突破,以及细胞工程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潜力。同时,文中还阐述了生物工程技术在器官功能替代方面的革新,如组织工程和生物打印技术在构建人造器官方面的探索,为解决器官短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 下载:48 浏览:530
  • 李冠宇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的成果决定着食品安全是否有保障,由于微生物检验工作内容比较多,工作时需要使用的检测技术种类有很多,为避免影响检验效果,应及时结合受众关心的重点问题,合理调整工作重心和方向,并主动学习各种检测技术的操作原理,分析技术的应用优缺点,探究如何最大化发挥技术的使用价值,以便于精准确定微生物的种类、数量,解决食品安全检测工作难题。

  • 环保工程中生物技术应用的重要性探讨 下载:53 浏览:587
  • ​潘书高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在环保工程领域中,传统的环境污染治理方式主要通过物理和化学方式来处理,但是这些处理方式不仅成本投入高,还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的风险。为了有效地提升我国环境污染治理能力,生物技术在环保工程领域获得了有效应用,降低了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环境治理的成效,并且具有广泛的应用发展前景。

  • 细胞培养技术生产药品和生物制品安全性问题探讨 下载:53 浏览:578
  • 张春霞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随着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生产药品变得可行,同时,相关药品对于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也具有较为良好的效率。但基于生物制品的安全性考虑,生物制品的具体应用安全则受到人们的质疑。对此,本文对三种不同基质的特点,对如何采用适宜检定方法进行质量的控制进行说明,旨在印证生物制品的安全性。希望能够为有关企业及人员提供参考。

  • 土壤污染治理中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 下载:43 浏览:507
  • ​李红贵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深入推进,土壤盐碱化、重金属污染、耕地面积锐减等土壤污染问题越发严重与凸显。因此,加强土壤治理已然进入了较为迫切与严峻的局面。在土壤污染治理过程中,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 新课改下利用信息技术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策略 下载:58 浏览:580
  • ​薛志玲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其与高中生物教学整合已成为当今教育的必然趋势。本文着眼于高中生物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必要性,针对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水准不高、教学内容与课时不匹配等问题,提出了提高预习效果、点燃学习热情、突破教学难点、开发融合教学和拓展课程资源等策略,以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通过对这些措施的合理利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 下载:44 浏览:526
  • ​王冠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下,中学各学科的教学都在不断地进行着优化,整合与探究式的教学工作也在不断地得到改进。生物学课程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老师们要把所有的新的信息技术都结合起来,对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设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目的,让学生们以一种崭新的视角来学习和思考自己的知识,以此来提升整个生物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文章就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生物学课堂上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微生物鉴定技术在无菌药品生产中的运用 下载:48 浏览:515
  • ​于俊清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微生物鉴定技术是无菌药品生产中的常见技术之一,微生物鉴定技术的种类较多,应用在无菌药品生产的不同层面,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药品的安全性。本文分析了微生物鉴定技术给无菌药品生产带来的有利影响,并总结了关键微生物鉴定技术及其应用要求、应用要点,旨在选择适用性更强的微生物鉴定技术及发挥各项技术的应用优势强化无菌药品生产的实效性,让药物的可靠性得到保证,为医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 微生物消毒技术在城市污水泵站中的应用 下载:47 浏览:502
  • ​李静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1期
  • 摘要: 当下城市污水泵站处理污水过程中面临着气溶胶形式微生物空气传播风险,配合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手段、流式细胞术以及沉降法菌落总数检测工作,分析次氯酸喷雾、紫外照射对空气气溶胶菌群落的作用与杀菌效果。本文就针对以上背景,首先阐述城市污水泵站周围生物消毒技术应用重要性,分析微生物消毒技术应用要点。提出微生物消毒技术应用流程,制定微生物消毒技术应用管控对策,以供参考。

  • 微生物检测技术在生活饮用水检验中的研究 下载:53 浏览:514
  • ​张现富 苏健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1期
  • 摘要: 目的:分析生活饮用水利用微生物检测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 3月至 2023年11月1040份水样品,分析其中肠道菌群和菌落总数。结果:直饮水、二次供水、末梢水对比其菌落总数可知(P<0.05),其中合格率最低的为直饮水;三种样品水对比肠道菌群合格率(P>0.05)。比较不同时期水样品的菌落总数可知,丰水期较枯水期低(P<0.05),但两者肠道菌群合格率对比(P>0.05)。结论:微生物检测技术对于检测生活饮用水中的肠道菌群以及菌落总数方便有关人员掌握不同时期水以及来源不同水的微生物分布情况,判断水质合格与否,应用价值较高。

  • 微生物消毒技术在城市污水泵站中的应用 下载:45 浏览:472
  • ​李静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1期
  • 摘要: 当下城市污水泵站处理污水过程中面临着气溶胶形式微生物空气传播风险,配合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手段、流式细胞术以及沉降法菌落总数检测工作,分析次氯酸喷雾、紫外照射对空气气溶胶菌群落的作用与杀菌效果。本文就针对以上背景,首先阐述城市污水泵站周围生物消毒技术应用重要性,分析微生物消毒技术应用要点。提出微生物消毒技术应用流程,制定微生物消毒技术应用管控对策,以供参考。

  • 我国生物制药技术在西药制药中的应用 下载:53 浏览:509
  • 何沙1 王弼君2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1期
  • 摘要: 伴随我国社会进步与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医药领域也同样得到极大程度上的创新。具体表现在,基于现代医学的发展,药物品质得到提高,能够为医药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生物医药技术同样得到发展,将其运用到西医医药生产中,不仅可以使制药过程得到进一步改进,提高药品品质,还能够充分满足临床对药品的需要,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更大保障。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我国生物制药技术在西药制药中的应用情况加以探索研究。

  •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验价值 下载:53 浏览:592
  • 宋书娜 程艳丽 孙峰宇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1期
  • 摘要: 目的:研究病原微生物检验中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价值。方法:研究年限区间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择取样本为85例行病原微生物检验患者,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并均行常规RT-PCR检验、实时荧光RT-PCR检验,对比分析检验结果。结果:常规RT-PCR检验阳性检出率为(48/85)56.5%,实时荧光RT-PCR检验阳性检出率为(69/85)81.2%,实时荧光RT-PCR检验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RT-PCR阳性检出率(P<0.05)。结论:病原微生物检验中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价值突出,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验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 生活饮用水监测中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应用价值研究 下载:57 浏览:506
  • 刘晓梅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1期
  • 摘要: 目的:探究生活饮用水监测中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4月的枯水期样本和丰水期样本各50份,共100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滤膜法检验(研究1组)与多管发酵法检验(研究2组),统计枯水期与丰水期两组微生物检出情况。结果:丰水期研究1组的大肠埃希菌与耐热大肠菌群检出率分别为48.00%、52.00%,研究2组的大肠埃希菌与耐热大肠菌群检出率分别为82.00%、80.00%,研究2组的检出率明显优于研究1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枯水期的检验结果显示,研究1组的大肠埃希菌与耐热大肠菌群检出率分别为60.00%、66.00%,研究2组的大肠埃希菌与耐热大肠菌群检出率分别为90.00%、84.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使用的2种微生物检验技术对于检测生活饮用水中的大肠埃希菌与耐热大肠菌群具有较好的实际运用意义,其中多管发酵法的实际运用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 探讨微滤膜分离技术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 下载:43 浏览:517
  • ​李晗 谢美玉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1期
  • 摘要: 目的:分析和研究微滤膜分离技术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所选病例是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疾控中心接入的阳性微生物待检样本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检测组和特殊检测组,各为90例;常规检测组予以常规平板培养法检测,特殊检测组用以微滤膜分离技术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方式的微生物检出率、检测灵敏度、污染率和检测时间。结果:特殊检测组微生物检出率为95.56%,检测灵敏度为97.78%,污染率为2.22%;常规检测组微生物检出率为77.78%,检测灵敏度为87.78%,污染率为11.11%;特殊检测组微生物检出率、检测灵敏度比常规检测组更高,数据有差异(P<0.05);特殊检测组污染率比常规检测组偏低,数据有差异(P<0.05);特殊检测组检测时间为(5.31±0.89)h,常规检测组为(29.56±5.27)h,特殊检测组检测时间更短于常规检测组,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将微滤膜分离技术应用于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中,能够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提升检测灵敏度,减少培养微生物过程中出现的污染,同时检测的时间比较短,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 病原微生物检验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研究 下载:48 浏览:527
  • ​许铙兮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1期
  • 摘要: 目的:病原微生物检验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研究。方法:从该院2021.9-2022.9月期间选取60例患者最为研究对象,采取两份检查样本,进行对照以及观察组对比,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观察对病原微生物的检验效果。结果:观察组病原微生物阳性计算率高于对照组;病原微生物检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技术在病原菌检测方面的作用十分显著,可以提高病原菌检查的阳性率,提高病人对疾病的满意程度,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 病原微生物检验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效果 下载:53 浏览:503
  • 胡俊 叶欣欣 徐曼 王银 朱骁 刘佳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1期
  • 摘要: 目的 探析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中心收入的64例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病人,选择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划分对照组(RT-RCR逆转录检验方法)与观察组(胶体金检验方法),观察两组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和病人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达到93.75%,相比对照组的68.75%,数据差异明显(x2=6.564,P=0.010);观察组满意度达到96.88%,比对照组的78.13%高,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x2=5.143,P=0.023)。结论 在病原微生物检验中选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更具应用优势,其可有效提高阳性率和病人满意度,凸显其应用价值,具推广意义。

  • 微生物检验技术对住院患者感染的控制效果探讨 下载:51 浏览:494
  • ​詹新茹 高飞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1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技术对住院患者感染的控制效果。 方法:从本院住院患者随机选择半年内患者病例资料分析,筛选100例50岁到70岁的住院患者资料,分析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情况,同时分析医院防感染工作的开展情况。管理100例患者的防感染工作时,其中50例为常规管理(A组),另外50例为微生物检验技术支持管理(B组)。 结果: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情况,B组为92.00%,A组为80.00%,差异明显(P<0.05);A组肺部感染率为12.00%,B组肺部感染率为4.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在伤口感染中A组为20.00%,B组为16.00%无明显差异,此时P>0.05;A组出现10.00%投诉率,B组出现2.00%投诉率,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结合住院患者感染控制工作需求,做好常规医院内源性感染工作,提升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应用效率和科学性,能够有效提升当前住院患者的感染控制工作效果,降低患者投诉率及提升患者对医院服务工作满意率。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生物技术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发文量
访问量
下载量
总被引次数
影响因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