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Hcy、RDW CV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65 浏览:265

王然 于丽丽 《诊断医学》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 CV)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均予测定血Hcy、RDW CV水平。随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与非急性心肌梗死组。记录血Hcy、RDW CV水平,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Hcy、RDW CV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效能。结果 80例疑似患者中,50例为急性心肌梗死,30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组血Hcy、RDW CV水平明显高于非急性心肌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Hcy+RDW CV联合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优于血Hcy、RDW CV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虽无明显差异,但联合检测>95%。结论血Hcy、RDW CV可用于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辅助诊断,且两项联合检测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高,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或漏诊。

血清TNF-α、可溶性HVEM及可溶性B7-H4水平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下载:86 浏览:413

孟玉娟 王琛琛 王静 赵瑞娟 亓民 《诊断医学》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TNF-α、可溶性HVEM及可溶性B7-H4水平联合检测在肝癌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肝癌患者65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5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TNF-α、HVEM、B7-H4和AFP水平,分析TNF-α、HVEM、B7-H4和AF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NF-α、HVEM、B7-H4和AF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NF-α、HVEM、B7-H4与AFP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通过TNF-α、HVEM和B7-H4在肝癌患者中呈高表达状态,在肝癌诊断中具有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北京市体检人群EB病毒联合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下载:81 浏览:519

张晗1 张超彦2 谢秋霞1 田建辉3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3项EB病毒(EBV)抗体联合检测结果,了解体检人群EB病毒感染情况,为鼻咽癌早期筛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在北京航天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EBV(Rta)-IgG、衣壳抗原(VCA)-IgA、早期抗原(EA)-IgA 3种抗体联合检测的体检人员共4 251名,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 251名受检者中3种EBV抗体单项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5,P=0.000),阳性率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VCA-IgA、EA-IgA、Rta-IgG;不同性别间VCA-IgA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P=0.000);不同年龄组3种EBV抗体阳性率总体随年龄增长而增高,EA-IgA(P=0.000)及Rta-IgG(P=0.003 8)在不同年龄组中阳性率有显著差异,在61岁以上的受检者中EA-IgA和RtaIgG阳性率最高,分别为6.3%及3.7%,VCA-IgA在51岁以上的受检者中阳性率最高;92.9%的受检者3项检测均为阴性,1项阳性者占6.4%,2项阳性者占0.7%,未发现3项阳性者;抗体阳性检测结果男性与女性聚集情况比较无差别,抗体检出阳性受检者在耳鼻喉科检查发现鼻炎、鼻窦炎及其他异常比例较高。结论 3种EBV抗体的阳性率与性别和年龄都有一定的关系,50岁以上的人群应作为重点筛查对象。EBV抗体联合检测阳性受检者推荐鼻咽镜检查,为鼻咽癌的早期筛查提供依据。

北京市体检人群EB病毒联合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下载:76 浏览:491

张晗1 张超彦2 谢秋霞1 田建辉3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3项EB病毒(EBV)抗体联合检测结果,了解体检人群EB病毒感染情况,为鼻咽癌早期筛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在北京航天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EBV(Rta)-IgG、衣壳抗原(VCA)-IgA、早期抗原(EA)-IgA 3种抗体联合检测的体检人员共4 251名,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 251名受检者中3种EBV抗体单项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5,P=0.000),阳性率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VCA-IgA、EA-IgA、Rta-IgG;不同性别间VCA-IgA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P=0.000);不同年龄组3种EBV抗体阳性率总体随年龄增长而增高,EA-IgA(P=0.000)及Rta-IgG(P=0.003 8)在不同年龄组中阳性率有显著差异,在61岁以上的受检者中EA-IgA和RtaIgG阳性率最高,分别为6.3%及3.7%,VCA-IgA在51岁以上的受检者中阳性率最高;92.9%的受检者3项检测均为阴性,1项阳性者占6.4%,2项阳性者占0.7%,未发现3项阳性者;抗体阳性检测结果男性与女性聚集情况比较无差别,抗体检出阳性受检者在耳鼻喉科检查发现鼻炎、鼻窦炎及其他异常比例较高。结论 3种EBV抗体的阳性率与性别和年龄都有一定的关系,50岁以上的人群应作为重点筛查对象。EBV抗体联合检测阳性受检者推荐鼻咽镜检查,为鼻咽癌的早期筛查提供依据。

血清瘦素和脂联素联合检测在狼疮性肾炎诊断中的价值 下载:86 浏览:503

徐黎明1 沈军2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和脂联素联合检测在狼疮性肾炎(L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84例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并根据有无肾功能损伤分为LN组(38例)和非LN组(46例)。另选取45名体检健康女性,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肌酐、白细胞计数和24 h定量尿蛋白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血清瘦素和脂联素进行检测。结果 LN组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分别为(34.12±21.41) ng/mL、(21.62±9.69)μ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7.21±16.43) ng/mL、(11.31±6.45)μg/mL](P<0.05)。LN组脂联素水平也显著高于非LN组[(15.28±5.43)μg/mL](P<0.05)。瘦素检测诊断L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3.16%、54.35%;脂联素检测诊断L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58%、28.26%。瘦素与脂联素联合检测诊断L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37%、19.57%。结论血清瘦素和脂联素联合检测对LN的诊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可为LN的早期诊断提供指导。

多种方法联合检测附红细胞体的应用 下载:82 浏览:492

路凌怡1 王剑飚2 姚玉峰1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通过多种方法联合检测以提高人附红细胞体检测的特异性。方法选取223例血液病患者,分别用瑞氏-吉姆萨染色和吖啶橙荧光染色检测附红细胞体,比较2种方法的附红细胞体检出率。对2种方法检测结果均阳性的标本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并对PCR检测结果阳性的标本进行基因测序和GenBank比对分析。结果瑞氏-吉姆萨染色附红细胞体的检出率为46.19%,吖啶橙荧光染色附红细胞体的检出率为28.25%。2种方法检测结果均阳性的40例标本中有10例PCR检测结果阳性,取其中1例条带较深的标本进行基因测序,测序结果与猪附红细胞体、牛附红细胞体和羊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5.84%、86.84%和87.33%。结论多种方法联合检测可提高附红细胞体检测的特异性。

端粒酶、M2型丙酮酸激酶、乳酸联合检测鉴别诊断结核性及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 下载:91 浏览:512

刘然 李峰 李玉梅 刘佃香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端粒酶(TE)、M2型丙酮酸激酶(M2-PK)、乳酸联合检测对结核性及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0例胸腔积液标本,其中30例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腔积液组)标本、30例为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组)。分别对2个组胸腔积液标本进行上述相关项目检测。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TE、M2-PK及乳酸水平分别为(2.55±1.72)ng/mL、(29.12±3.71)U/mL、(9.45±3.31)mol/L,阳性率分别为86.7%、76.7%和66.7%,均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组[(0.58±0.41)ng/mL、(7.78±4.15)U/mL、(2.25±1.71)mol/L,6.7%、13.3%、16.7%](P<0.05)。TE、M2-PK、乳酸联合检测鉴别结核性及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96.9%。结论 TE、M2-PK、乳酸联合检测可用于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与恶性胸腔积液。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血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中的预测价值 下载:79 浏览:498

陈雪林 刘祥璐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颅脑手术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出现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53例)和未感染组(65例),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CRP及WBC水平,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对患者颅内感染预测价值进行评价,并评价PCT、CRP及WBC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术后,感染组患者的PCT、CRP及WBC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表明,PCT、CRP、WBC联合检测预测效能高于任一指标单独检测。结论 PCT、CRP及WBC联合检测预测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最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236 浏览:2679

余琪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7月时段我院确诊并收治的5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选择同时期到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参照组,两组受检人员均接受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观察统计对比两组受检人员的糖尿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血脂水平以及其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C肽水平阳性检出率。结果:实验组受检人员的糖尿病相关指标水平与参照组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血脂水平指标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参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C肽水平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检测效果非常明显,医生可根据各项检测指标对患者糖尿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疾病类型进行评估,为糖尿病的诊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使用。

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 下载:27 浏览:300

葛君琍1 王丽娜2 郭苗1 马斌1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D-二聚体(D-D)的水平。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359例(脑梗死组)和同期的体检健康者100例(对照组),比较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ys-C、Hcy、hs-CRP和血浆D-D水平。结果脑梗死组的血清Cys-C、Hcy、hs-CRP和血浆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ys-C、Hcy、hs-CRP和血浆D-D水平:大面积梗死组>中面积梗死组>小面积梗死组>腔梗组(P<0.05)。结论血清Cys-C、Hcy、hs-CRP和血浆D-D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上述4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性因子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下载:345 浏览:3429

臧荣发 顾盼瑾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与类风湿性因子(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本院范围内,以2018年8月-2019年9月为时间节点,选取RA患者66例、非RA风湿病患者48例,用速率散射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其RF、抗CCP抗体进行测定。结果 RF联合抗CCP抗体检测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较之单一项检测,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 将RF与抗CCP抗体相联合对RA进行检测,有助于诊断率的提升。

末梢血CRP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下载:366 浏览:3030

陈旭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末梢血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在儿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500例医院儿科收治患儿,所有患儿均行末梢血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并统计检测结果。结果:500例患儿中仅有83例患儿WBC与CRP均升高,62例患儿CRP正常但WBC升高,58例患儿WBC正常但CRP升高,其余297例患儿WBC与CRP均正常。结论:末梢血CRP联合血常规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帮助医生初步分析病因,合理选择药物,避免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确保患儿的用药安全。

三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下载:70 浏览:827

黄川芝 《肿瘤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三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作为研究时间,纳入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女性10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53(CA153)联合检测, 并对其诊断效能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三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联合检测高于单一检测阳性率,临床分期Ⅱ期CA199、CA125、CA153水平高于Ⅰ期,Ⅲ期CA199、CA125、CA153水平高于Ⅱ期,Ⅳ期CA199、CA125、CA153水平高于Ⅲ期,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卵巢癌患者中具有确切的诊断价值,相比单一检测阳性率更高,且随着分期增长,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也随之升高。

HPV联合TCT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研究 下载:96 浏览:875

赵璇 《肿瘤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人乳头瘤病毒(HPV)联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的500例受检者,以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作为检查金标准,分析HPV检测、TCT检查以及联合检测对疾病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HPV检测对疾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27.27%(3/11)、98.16%(480/489)、96.60%(483/500);单独应用TCT检测疾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18.18%(2/11)、98.36%(481/489)、96.66%(483/500);联合检测疾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1.82%(9/11)、99.80%(488/489)、99.40%(497/500);联合检测对单一检测的诊断效能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宫颈癌筛查中实施HPV检测联合TCT检测的诊断效能比较高,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研究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策略 下载:114 浏览:1105

易敏明 《肿瘤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策略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1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81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检测结束之后对比肺癌患者与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在肿瘤标志物指标(如CEA、CYFRA21-1、NSE等)上的差异,观察肺肿瘤标志物诊断方式及诊断效能,并观察肺癌患者和良性肺部疾病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差异,以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果。结果:肺癌组的CEA、CYFRA21-1、NSE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肺部疾病组(P<0.05)。讨论: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肺癌的重要手段。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机会。

血清肿瘤标志物单项及联合检测对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意义研究 下载:164 浏览:1538

卢揌鑫 《肿瘤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本文探析血清肿瘤标志物单项及联合检测对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均是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卵巢肿瘤患者,对比受检者肿瘤标志物检出情况。结果:恶性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健康组,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均优于单项检查(P<0.05)。结论:对卵巢肿瘤患者进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避免漏诊。

血清CEA、CA199与CA125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177 浏览:1834

刘雨奇 白婧 《肿瘤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旨在探讨CA125、CEA和CA199联合检测对于结直肠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贵州省某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组,与此同时,另外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将健康组与研究组进行血清CEA、CA125、CA199检测,先对其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再依据检测结果对比两组及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及单一诊断与联合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符合率。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均高于健康组;Ⅱ、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CEA、CA125、CA199水平均高于Ⅰ期,且Ⅲ、Ⅳ期均高于Ⅱ期,Ⅳ期高于Ⅲ期(P<0.05);血清CEA、CA125、CA199联合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符合率均高于CEA、CA125、CA199单一诊断(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EA、CA199三者联合检测对于结直肠癌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三项联合检测具有比单项检测更高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对结直肠癌的高效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该做法值得临床推广。

消化道疾病血清CRP与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意义 下载:189 浏览:1797

李亚娥 周松 王晓娜 《肿瘤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 分析诊治消化道疾病中,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及血清CRP的价值意义。方法 共筛选院内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204位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探究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结果 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肿瘤标志物、血清CRP等指标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消化道疾病予以诊治期间,采取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及血清CRP方式,可协助医生对患者病情做出精确评估,具备推广应用的价值。

PCT、IL-6联合检测对细菌性血流感染临床早期预测的有效性 下载:107 浏览:1066

邢腊梅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在疑似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中临床早期预测应用PCT、IL-6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确定研究时间,2023年2月至2023年7月时段,入我院疑似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中抽取80例,均接受两种检测方式,依据血培养结果,对其比较。并命名为阴性组,阳性组,对比两组患者指标水平差异、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进行分析。结果:血培养结果中,显示阳性30例,阴性50例,比较后,阳性组患者数值高于阴性组,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更高(p<0.05)。结论:目前在细菌性血流感染临床早期预测,PCT、IL-6两种检测方式均有其价值,其中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更高,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应在该领域广泛应用。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 下载:89 浏览:1114

赵江峰 《诊断医学》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本次研究分析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时间范围选定为2019年7月——2020年12月,研究对象为在此期间在我院检验科接受体检的4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将42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对比组选择在此期间接受体检的健康者42例。对两组患者都实施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RF平均值为(238.21土93.66)、抗CCP平均值为(301.21土94.36),高于对比组;RF阳性率为78.6%、抗CCP阳性率为95.2%,高于对比组;IgG指标为(15.25±4.62),高于对比组,补体C3为(0.71±0.22)、补体C4为(0.21±0.11),低于对比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来说,使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性较高,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