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临床医学领域内最新技术及成果展示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临床医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427

《临床医学杂志》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浅谈对子宫黏液性囊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下载:263 浏览:2354
  • 姚双 许春宝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5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其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 至2019年1月收治的88例宫颈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88例患者中,宫颈管型70例、微小偏离型11例、肠型2例、绒毛管状腺癌5例;I期38例(I bl期24例、I b2期14例),Ⅱ期32例(II a期10例、II b期22例),Ⅲ 期18例。宫颈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仅为28%(10/36)。10例经反复细胞学检查及宫颈多点活检均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其中7例经宫颈组织大块切除活检及宫颈管搔刮术确诊:5例为宫颈管型,2例为微小偏离型;2例经诊断性锥切确诊:1例为I b1期宫颈管型腺癌,1例为Ib1期微小偏离型腺癌;1例I b1期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患者经宫腔镜下大块组织切除活检确诊。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对宫颈黏液腺癌的诊断意义不大;宫颈黏液腺癌早期容易漏诊,尤其是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宫颈组织大块切除活检、宫颈管搔刮术、诊断性锥切及宫腔镜检查有助于其诊断。治疗方式是影响宫颈黏液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 超声医学的发展趋势及临床应用 下载:366 浏览:1895
  • 徐吉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5期
  •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医学难题被逐渐破解,医学进步明显。为继续对医学进行研究,相关医学教育备受社会关注。在临床医学的超声医学领域,对学术的要求标准较高。本文简述了超声医学在心血管、腹部器官、妇产和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等领域的高新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旨在为上述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进一步发展提供清晰思路。
  • 产科心理护理在孕产妇妊娠结局和产后抑郁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352 浏览:1992
  • 赵佳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5期
  • 摘要:
    目的:观察妇产科心理护理对孕妇妊娠结局和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72例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了两组妊娠结局和产后抑郁症。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尿路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泌乳前两组与哺乳后两组之间抑郁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产科心理治疗可直接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产后抑郁,适合临床应用。
  • 针对人性化护理运用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193 浏览:2336
  • 谷青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5期
  • 摘要: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措施在精神科护理中运用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精神科患者中,随机抽选50位做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每组25人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人性化护理,最终比较BPR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在BPRS的思维障碍、缺乏活力、抑郁焦虑等项目评分比较中,观察组各项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比较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项数据差异比较结果的P值均小于0.05,,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为精神科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运用。
  • 针药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效果 下载:264 浏览:1998
  • 孙燕武 马国香 孙一方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5期
  • 摘要:
    目的:探討针药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促排卵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在某医院就诊的96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赖氏易孕方联合肌内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通元针法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宫颈黏液评分、子宫内膜A型率、子宫内膜螺旋动脉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结果 两组的排卵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妊娠率为7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宫颈黏液评分和子宫内膜A型率均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螺旋动脉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药结合可显著提高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促排卵效果,改善其宫颈黏液评分和子宫内膜容受性,调节生殖内分泌功能,提高妊娠率,效果优于单纯药物干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临床护理工作指南在心血管疾病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276 浏览:1902
  • 王亮珠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5期
  • 摘要:
    心血管疾病是涉及到循环系统的疾病,在治疗时一般是使用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给予治疗,这是一种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式有一定的缺点,会引发很多并发症,在临床上一般会将临床护理关注指南介入心血管疾病的护理中,对预防并发症有一定的意义。
  • 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283 浏览:2421
  • 谭雪琴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4期
  •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天津市环湖医院2017年8月-2019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各35例,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应用脑卒中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有效率、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继发性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显效20例(57.14%)、有效13例(37.14%)和无效2例(5.71%),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15例(42.86%)、有效12例(34.29%)和无效8例(22.86%),治疗总有效率为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42.39±6.69)分和(85.90±12.24)分,对照组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34.18±6.13)分和(70.42±11.78)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继发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17.14%和37.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中采用脑卒中康复护理,可以更好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继发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临床早产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394 浏览:2387
  • 崔丹丹 段虹宇 徐红梅 崔赫南 李天慧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4期
  • 摘要:
    目的:围绕妇产科患者展开研究,探讨诱发临床早产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近期住院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近一年内共计收治115例产妇,其中50例产妇为早产,作为对照组,剩余65例患者为足月生产,作为观察组,对照两个研究小组,找到早产危险因素。结果: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对照两组的年龄、孕次,发现两组无明显差异,接下来观察一些可能诱发早产的指标,包括流产次数、羊水过多、血压等,发现存在明显差异,对照组患者流产次数、羊水过多等患者人数更多。结论:针对产科患者,发现诱发早产的因素较多,其中比较关键的包括前置胎盘、流产、高血压、羊水过多等,为了避免出现早产,需要加强孕期知识的普及教育,告知孕妇注意事项,增加孕检次数,保持良好卫生条件,才能预防早产。
  • 急诊内科呼吸困难患者的临床诊治研究 下载:305 浏览:1987
  • 宋玉红 桂连斌 周玉欣 贾旭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4期
  • 摘要:
    目的:本文就急诊内科呼吸困难患者的临床诊治进行研究,采取科学措施进行临床诊治,并记录患者的治疗信息和临床诊断结果,找到提升治疗水平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06例患者,这些患者均为急诊内科呼吸困难病症,其中45例患者为重症患者,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单一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运用联合方式进行治疗,准确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相关信息并进行对比。结果:采用不同的治疗和诊断方式干预患者的病症,实验组患者的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信息,可以发现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低于实验组,其的治疗方法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信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科学方式诊断患者的病症,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后期的治疗效果,采用临床治疗干预的方式能够有效治疗患者的呼吸困难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联合治疗方式本身有着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对进行消化系统内窥镜手术后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293 浏览:2219
  • 张晓红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4期
  • 摘要:
    目的:分析对进行消化系统内窥镜手术后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6例接收消化系统内窥镜手术治疗患者作为护理对象,设置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落实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项术后恢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8%)低于对照组(12.50%),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消化系统内窥镜手术后患者护理中,通过落实综合护理措施,利于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
  • 试析流式细胞技术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下载:236 浏览:2038
  • 王东雪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4期
  • 摘要:
    最为最先进的细胞定量分析技术,流式细胞技术在医学检验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工作原理、设备诶、技术流程等,以白血病免疫分型检测、细胞免疫功能开展检测作为分析对象,以便为医学检测工作开展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本文就流式细胞技术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进一步促进我国临床医学检验工作发展。
  •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医学基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283 浏览:2265
  • 王淑敏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4期
  • 摘要:
    现代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及其表达产物蛋白质的结构、功能、遗传、调控、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从分子水平上探讨生命现象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对象是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自从1953年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以来,分子生物学在短短五十年时间里以超乎想象的速度飞速发展,渗透到医学每一个领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分子生物学的应用,人类探索生命活动的行为将会寸步难行。因此本文将简要分析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医学的应用。
  •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359 浏览:1993
  • 贾有珍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4期
  • 摘要:
    目的:比较且观察膝骨性关节炎以人工关节置换予以诊治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区段以2020.01~2020.12为主,探究对象为科室接治的患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统计30例,依诊治措施差异分为单一组、治疗组两组,各组纳入15例,接受牵引及手法复位诊治者纳入单一组,行人工关节置换诊治者纳入治疗组,比较两组疗效,如有效率、关节疼痛分值与活动度及稳定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提升效果比单一组明显P<0.05;治疗组关节疼痛分值、活动度及稳定性相较于单一组具显著优势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以人工关节置换予以诊治可获优良效果,不但改善膝关节能力,减轻疼痛,且对患者活动功能有明显促进效果,值得借鉴及推广。
  • 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 下载:286 浏览:2262
  • 雷佳鹏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4期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输尿管上段结石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51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A组26例,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B组25例,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相比,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更佳,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 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对比观察 下载:324 浏览:1991
  • 刘菲琴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4期
  • 摘要:
    目的:对比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从2016年9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中筛选出1500例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比组(70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探讨组(800例)患者在对比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后,探讨组和对比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都低于护理前,且探讨组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探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对比组为18.29%,组间比较,探讨组更低(X2=4.197,P=0.040)。探讨组满意率为96.25%,对比组为82.71%,探讨组更高(X2=5.037,P=0.02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较,对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进行优质护理,对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更加有效,还可以减少透析后的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更高。
  •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下载:306 浏览:2385
  • 吕怿艳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4期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血液透析科收治的30例行血液透析的慢性尿毒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研究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0.00%,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中,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均具有一定效果,但高通量血液透析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 个体化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影响 下载:486 浏览:1957
  • 张爱波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3期
  • 摘要:
    目的:研究个体化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方法 回顾性将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n=42)与研究组(实施个体化护理模式,n=42),对两组血压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后3个月,研究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常规组的19.05%(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模式有利于控制其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理想。
  • 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下载:352 浏览:1888
  • 刘春丽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3期
  • 摘要: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某社区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研究,双盲、随机分成了参照组与实验组,各组有病例75例,参照组运用常规方式治疗,实验组则运用综合治疗,对比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疗效远高于参照组,对比P<0.05;实验组的规律饮食及适量运动的人数均高于参比组,对比P<0.05。结论:对社区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治疗,能有效稳定患者的血压,获得的疗效确切,还能帮助患者树立健康生活习惯,值得推荐。
  • 临床医学检验对分析前质量控制的要求及应对措施 下载:302 浏览:2240
  • 徐文娟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3期
  • 摘要:
    目的 研究临床医学检验对分析前质量控制的要求及应对措施。方法 选取486例于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来我院接受临床医学检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接受常规医学检验的为对照组,加强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量控制的则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并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 经统计,观察组的医学检验正确率为97.12%,患者满意度为98.35%,相比于对照组的86.42%与87.24%明显升高,数据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 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医院的医疗安全及质量,而通过加大对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力度,不但可为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而且还可充分促进临床检验水平的提高,值得重视。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临床医学杂志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1
访问量 160258
下载量 63027
总被引次数 625
影响因子 1.04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