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预见性风险管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03 浏览:1051

农春菊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预见性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遴选2021年8月—2022年7月在我科收治的1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为研究组患者应用预见性风险管理。结果: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95%,两组差异存在统计价值(P<0.05),两组经护理干预,营养状况、配合度均得到有效改善,且研究组的ALB、Hb和配合度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护理第3、5和8周,研究组患者的ADL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存在统计意义。研究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5%、20.51%,研究组并发症明显比对照组少,两组差异存在统计价值(P<0.05)。结论:预见性风险管理对精神分裂症病患营养状况具有改善作用,提升患者的日常治疗配合度,有效减少并发症、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可被广泛用于精神分裂症护理工作中。

康复护理服务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能力水平的干预效果 下载:98 浏览:1019

袁杰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疾病的医疗工作中,以康复护理服务方案进行配合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能力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间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为讨论对象,由抽签法将患者划分成对比组与试验组,40例患者/组,其中,对比组患者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服务模式,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能力及睡眠质量改善效果。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比组,生活能力水平评分高于对比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能力水平,改善其睡眠质量工作中,运用康复护理服务方案配合常规护理,可以取得理想干预效果,值得推荐。

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开展共情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下载:110 浏览:1066

倪艳彬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开展共情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66例(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随机分为共情护理干预的观察组(33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3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理韧性评分高,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开展共情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危险行为的影响分析 下载:91 浏览:939

高婉莹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危险行为的影响观察。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2022.05~2023.05期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预见性护理,各30例。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危险行为发生率低,家属满意度改善好,(P<0.05)。结论: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预见性护理方法,效果积极,值得借鉴。

电话随访的综合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下载:273 浏览:2766

梁佳 康红 曾强 石捷 梁仕武 黄凤燕 韦鸾英 《现代康复医学》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 探讨电话随访的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SP)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纳入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80例,将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每组40例患者中,对照组仅用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电话随访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方法。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在基线上对两组进行了评估,分别是第12周末、第38周末和第64周末。结果 研究组第12、38、64周末分类数(F=7.068、12.855、15.434,P=0.003、0.000、0.000)均高于对照组,总测验数(F=5.698、6.518、10.545,P=0.043、0.014、0.00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第38、64周末正确应答数(F=7.143、9.288,P=0.003、0.002)高于对照组,持续性错误数(F=5.442、9.423,P=0.017、0.001)和随机错误数(F=8.624、11.611,P=0.010、0.00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话随访综合干预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的阴性症状和执行功能,且起效早,长期疗效好。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应用心理护理对社会功能的影响 下载:129 浏览:1552

赵海侠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22.6-2023.6月中选取出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IPRO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升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人文关怀的效果观察 下载:279 浏览:3316

康丽 《现代康复医学》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人文关怀的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90例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法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各组有病患4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康复总有效率、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缺陷、抑郁评分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对比P<0.05。结论: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人文关怀,能让患者充分感受来自他人的关爱,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缺陷情况,促进患者心理状态变优,值得推荐。

针对性护理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实施效果分析 下载:85 浏览:1007

姜丹丹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实施抽签法,将39例纳入比较组,采取常规护理,将其余39例纳入实验组,基于常规护理,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组间病情程度、睡眠质量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病情程度相比于比较组较优(P<0.05);比较组睡眠质量差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高于比较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采取针对性护理,不但提高病情控制效果,还能够改善睡眠质量,对于满意度的提升也有着积极影响,具备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抑郁症状的影响评估 下载:96 浏览:1020

许菲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对其抑郁症状、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随机数表法分组,分成研究组(纳入30例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心理护理)与对照组(纳入30例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比较抑郁、焦虑、社会功能、症状表现及生活质量。结果:症状(Miller量表)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指标比较,于护理前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研究组SDSS和Mille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抑郁(SDS抑郁自评量表)、焦虑(SAS焦虑自评量表)护理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研究组SDS、SAS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时运用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以及症状表现,同时也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值得运用。

实施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的影响评估分析 下载:96 浏览:992

秦建波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采取康复护理对其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纳入时间范围即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参考组和分析组,每组32例,给予全部患者常规护理,对分析组加用康复护理,比较组间精神症状、睡眠质量和依从性。结果:分析组精神症状相比于参考组较为良好;参考组睡眠质量差于分析组;分析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采取康复护理,能够缓解精神症状,促进睡眠质量以及依从性的提高。

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睡眠护理干预方法及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102 浏览:1070

刘丽媛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SCH)患者睡眠障碍的睡眠护理干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02月-2024年02月到本院治疗的SCH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睡眠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睡眠护理方式为SCH睡眠障碍患者提供服务,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可推广。

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特征和糖脂代谢与社会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74 浏览:954

史成香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10期

摘要:
分析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特征和糖脂代谢与社会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80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应用重复性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测评,并常规检测观察组患者的空腹糖脂代谢指标。结果:观察组RBANS评分和PSP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RBANS评分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一步显示,血糖可以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B=-0.124,标准误=0.948,β=-228,t=-218,P=0.028)。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往往合并有一定的认知、社会功能损伤,且两者密切相关,血糖水平可对认知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优质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156 浏览:1931

张潇蔚 《国际护理学》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效率及服药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两组PANSS评分、SDSS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功能,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促使患者主动的遵医嘱服药。

精神分裂症与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 下载:129 浏览:1545

闫志静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与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至2022年在某三级甲等医院精神科住院的精神分裂症与双相障碍患者共计500例,其中自杀未遂者50例,自杀成功者10例,对比分析自杀组与非自杀组的临床资料、心理评估、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自杀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既往自杀史、家族自杀史、精神病发作次数、药物治疗依从性、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自卑感、绝望感、孤独感等均与非自杀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诊断类型、住院时间、合并其他精神障碍等则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既往自杀史、家族自杀史、精神病发作次数、药物治疗依从性、抑郁症状、绝望感是精神分裂症与双相障碍患者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与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较高,应加强对其临床监测和心理干预,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减少其自杀意念和行为。

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及其社会功能的研究 下载:124 浏览:1124

冷天琦 肖明哲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接受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米氮平治疗的效果及其社会功能。方法 将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接治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资料抽取74份进行分析,随机均分2组各37例,参照组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患者,研究组为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米氮平治疗患者,对比疗效。结果 治疗前患者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有效性更高,阴性症状及社会功能评分更低,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 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治疗中,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米氮平治疗,疗法确切,不良反应少,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强化社会功能,适合应用。

探究精神康复护理在长期住院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61 浏览:2039

罗鸿雁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研究对长期住院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精神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2021年2月到2022年1月期间,选取本院收治的长期住院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共62例,采用双盲方法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阴性症状评分情况,明确精神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结果:经不同护理,观察组阴性症状评分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长期住院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效果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人文关怀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144 浏览:1659

许菲 《护理研究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样本范围,所有患者在我院的就诊时间均集中在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将上述样本进行分组,21例纳入常规护理组,另外21例纳入人文关怀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HAMA、BPRS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两项评分之间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人文关怀组患者的BPRS评分及HAMA评分显著降低且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采取人文关怀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情绪状况,有利于将患者的病情控制在稳定的范围内。

优质护理服务与常规护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154 浏览:1684

徐鑫 《护理研究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与常规护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样本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前来我院接受住院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上述样本进行分组,即常规护理组与优质护理组,每组均含28例样本;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NOSIE、BPR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前的两项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结束后,优质护理组患者的NOSIE、BPR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的护理模式,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精神状态,有利于维持患者病情的稳定。

叙事护理与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161 浏览:1647

赵静 《护理研究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精神分裂症采用叙事护理+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干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性。方法: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患者共选入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做组别分配,参照组以常规护理方式干预,试验组以叙事护理+家庭参与式护理方式干预,效果分析。结果:生活质量评测,组别间评测得分护理后均高于护理前,但以试验组护理后评测得分在组别间较高(P<0.05)。结论: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叙事护理+家庭参与式护理,经由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能够得到充分改善,护理效果极佳。

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下载:146 浏览:1204

徐文静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8期

摘要: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展,精神分裂症和高血压的共病率逐渐增加。本研究旨在探讨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发现综合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等干预策略对这一特定人群具有积极效果。多学科协作和个体化护理是重要的关键点。该研究结果将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然而,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完善护理干预策略。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