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叙事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及配偶感知社会约束与复发恐惧的影响研究 下载:245 浏览:2350

李俊娜1 朱靖2 刘俊丽3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12月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叙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感知社会约束、复发恐惧干预等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观察组生活护理、护理依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感知社会约束、复发恐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复发恐惧较为强烈,对患者与家属开展叙事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避免感知社会约束、降低复发恐惧,值得重视。

基于人文关怀的叙事护理对性早熟患儿心理行为的影响 下载:241 浏览:2564

张翠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4期

摘要:
分析基于人文关怀的叙事护理对性早熟患儿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2021年12月 ~ 2022年12月该时间段为本研究抽取对象时间,而研究所抽取的对象则为该时间段到我院接受诊治的性早熟的患儿,研究总抽取的例数一共50例,之后对这些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两组,其中一组命名为研究组,另一组则命名为常规组,每组均各自有25例。其中,对常规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行为状况、生活质量、心理状况、依从性以及激素水平差异情况。结果:观察两组性早熟患儿接受护理后的各组数据差异性可知,研究组患儿心理状况、生活质量以及依从性更优于常规组,研究组患儿的激素水平、行为状况更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性早熟患儿而言实施基于人文关怀的叙事护理,这有助于减少患儿不良的行为状况发生情况,促进患儿激素水平的恢复,提高患儿依从性,降低患儿消极的心理状况以及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对该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废墟之诗——浅析李沧东诗意现实主义的电影哲学 下载:152 浏览:1764

宋欣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6期

摘要:
韩国导演李沧东的电影以其冷峻的现实主义风格在作家导演中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中聚焦于边缘化的底层人物,注入对于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困境与情感经历的关照,对时代和社会的审思。2010年上映的影片《诗》荣获第63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李沧东以文学性双线并行的叙事逻辑架构影片,以辩证的眼光和平静克制的讲述方式去捕捉生命中的美好与恶。《诗》不同与以往的五部作品,影片始终呈现出一种诗的韵律和节奏,通过诗意的镜头语言,将孤独和痛苦的悲剧性主题与这种意蕴交织在一起,力图挖掘残酷现实中的美好,同时照应出导演诗意现实主义的电影哲学。

市场经济语境下知识分子叙事研究——以阎真《如何是好》为例 下载:168 浏览:1705

陈文花 《中国经济》 2023年10期

摘要:
在作家圈的众多名家中,湖南作家阎真是写知识分子生活痛感、有现实感的高手,独成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阎真以《曾在天涯》《沧浪之水》《因为女人》《活着之上》四部长篇小说轰动文学界,并以此标示了其文学高度和文学追求,其作品对知识分子及其生存困境的关注与细致描写凸显出其现实主义作家的本质。在同时代作家中,阎真的写作对象与视角独到且专一,面对市场经济语境下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日渐衰落以及现实的困境与挣扎,其新作《如何是好》再一次道出知识分子的困顿与坚持,本文将以《如何是好》为例从知识分子的成长历程、人物形象及艺术特征三个方面对其知识分子叙事展开研究。

浅谈道德叙事在小学道法课程中的运用研究 下载:233 浏览:1349

​乔愈舒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道德叙事应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指教师通常借助口头表达或书面语言的形式,将具有道德性的故事或者是生活中的小场景艺术地进行叙述,使学生在听故事时获得德育的一种方式。道德教育,可立足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开发道德叙事的课程资源,在课程中实施道德叙事,探究其应用路径和有效策略,通过寓教于事的道德教化、陶冶、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和德性提升。

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叙事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下载:143 浏览:1886

张春芳 于帆 张翠梅 董叶子 《国际护理学》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 分析采用个性化的叙事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急诊科护理人员48人为本次研究对象,实验时间是2022年1-5月。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2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研究组采用叙事心理干预法,后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症状自评量表、生活质量表评分。结果 研究组干预前后症状自量表的评分低于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前,同时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叙事护理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消除负面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作进一步的研究。

当下国际传播中新闻叙事的机遇与挑战 下载:23 浏览:1227

杨婉婷 《中国新闻传播》 2024年11期

摘要:
新时代既要抓住机遇又要迎接挑战,当下国际传播中只有将新闻叙事工作更科学的落实到实处,才能唱响属于时代的最强音。本文主要探讨当下国际传播中新闻叙事的机遇与挑战等相关问题,希望通过科学性与创新性的探讨,推动我国新闻叙事能力迈向更高水平的台阶。

融媒体时代新媒体新闻叙事策略的创新路径初探 下载:27 浏览:1116

郑雨森 方强 《中国新闻传播》 2024年4期

摘要:
在融媒体时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加速了媒体行业的发展与变革。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新媒体平台的诞生,丰富了新闻信息的传播形式,拓宽了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新闻叙事的方法与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新闻叙事的角度、重心、方式会对新闻作品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基于此,通过分析融媒体时代下新闻叙事面临的挑战,探讨融媒体时代新媒体新闻叙事策略的创新路径。

叙事护理与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161 浏览:1647

赵静 《护理研究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精神分裂症采用叙事护理+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干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性。方法: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患者共选入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做组别分配,参照组以常规护理方式干预,试验组以叙事护理+家庭参与式护理方式干预,效果分析。结果:生活质量评测,组别间评测得分护理后均高于护理前,但以试验组护理后评测得分在组别间较高(P<0.05)。结论: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叙事护理+家庭参与式护理,经由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能够得到充分改善,护理效果极佳。

浅谈从新闻写作到专题片脚本创作的跨界叙事实践 下载:69 浏览:694

魏鑫 《新闻传播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新闻写作和专题片脚本创作在多个方面具有共同特点,包括真实性、时效性和趣味性。这些特点塑造了长期从事新闻写作的新闻记者所具备的独特能力和素养。与此同时,专题片脚本创作要求不仅在叙事方面出色,还必须具备文学性特征,以传达丰富的情感,引发观众的兴趣。因此,新闻记者在从事专题片脚本创作时,可以发挥其独特的新闻写作思维和能力,有效提升脚本的水平和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这两个文本领域之间的跨界创作思路、方法以及潜在的优势和限制,为从事类似工作的专业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电视新闻报道的叙事学研究 下载:205 浏览:2340

宋芳 《中国新闻传播》 2023年2期

摘要:
随着生产技术的更新变革,大数据时代悄然而至,在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电视新闻报道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改变。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冲击下,电视新闻如何能够突破桎梏,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多维度创新,迎来新的发展,这仍是电视新闻研究学者在共同探讨的问题。接下来,笔者会从叙事学的角度对电视新闻报道进行深入探究,阐述电视新闻报道叙事学的定义、发展意义、特点,以及电视新闻报道叙事学的叙事主体、叙事元素及叙事视角多样化,希望能给予电视新闻从业者以启发。

视觉文化与新闻学教育的思考 下载:137 浏览:1357

苏丽 《新闻传播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在数字化时代,以视觉为主导的信息消费方式已经成为新闻消费的主流。近几年,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出现了大量以“视觉”为主的新闻形式,如“数据新闻”、“短视频新闻”、“沉浸式新闻”等。这种“另类”的新闻行为对传统的新闻准则和价值观构成了极大的冲击,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近几年来,在新闻媒介的实践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视觉性新闻形式,即“创造性视觉性新闻”。它与传统的图片新闻、视频新闻或可视化新闻不同,以一种富有创意的视觉形式来组织报道元素,可以被看作是在数字新闻学领域中的另一种创新。

融媒体时代新媒体新闻叙事策略的创新实践探讨 下载:325 浏览:2976

唐菊香 《中国新闻传播》 2022年8期

摘要:
互联网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各类电子产品不断出现,使得融媒体时代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这就让新媒体新闻叙述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为能有效应对时代发展步伐,满足用户需求,就需要工作人员能完善和改革新闻内容传播。本文就先了解融媒体时代的重要特点,分析其中变化,然后提出相关对策,为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叙事模式概论 下载:235 浏览:2684

何颖卿 郑霖 李魏玮 《中国新闻传播》 2022年4期

摘要:
新媒体语境中出现了各种新型的新闻叙事模式,他们之间互相映衬,共同满足了人们对信息传播的需求,弥补了传统传播模式的缺陷,丰富多元的新闻传播模式也对传统新闻传播提出全新的挑战,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工作者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时代进步。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游戏的文本叙事分析 下载:246 浏览:2443

姚舟涵 《新闻传播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媒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随着超文本链接、H5、短视频等这类技术在新闻上的运用日渐成熟给新闻游戏这种新的叙事类型的发展提供了沃土,这种新型的叙述模式与传统新闻的叙事相比,弥补了以往传统互动性不足的缺点,给受众一种更加置身参与的新体验。本文以网易新闻和橙光游戏在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推出的一款新闻游戏《逃跑人的日常》为例,从新闻叙事学的角度,分析并总结其叙事特点,并提出自己的思考。

乡村振兴背景下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研究 ——以《记住乡愁》(第八季)为例 下载:146 浏览:1424

王奇文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3年12期

摘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的农村、农业、农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在这样一个 大环境下,有关三农主题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农村深度报道向我们揭示了乡村生存发展的规律, 逐步成熟的短视频平台向我们展示了农村生活的真善美。而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创作。 在新时代的中国,《记住乡愁》聚焦乡村振兴这一宏大主题,以中国大江南北共六十个乡村作为叙事代表, 用独特的视角来勾画中国乡村之美,来讲述中国乡村致富的亮丽图景。乡村振兴的过程,是中国广大乡村 文化碰撞的过程。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家风古训的教诲,锻造了农民的致富之路,农业、农民的复兴, 造就了乡村振兴的伟大图腾。

多模态话语视角下历史建筑纪录片双线叙事策略探析 下载:134 浏览:1548

高俊虹 《历史研究进展》 2023年2期

摘要:
历史建筑纪录片承载着知识与文化传播的使命。以内容叙事为主,表现叙事为辅。本文以历史建筑纪录片为研究对象,从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着眼,探析历史建筑纪录片的多模态双线叙事的应用策略。

展示空间介入——材料实验下的隐喻观念 下载:300 浏览:3049

高雅馨 《材料科学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由于材料本身作为物质艺术的现实载体,其所携带的隐喻性、语义性、拟象性及其他可利用的手法特性成为了艺术的加持物,并为艺术的具体实践提供了多元化解读的可能。面对不同的材料选择所呈现出的决然不同的语义表达,其在不同介质中的形式表现、空间隐喻、视觉意象等,在当代艺术在皆具多义性与可能性。本文就此对材料关于空间介入中的相关逻辑进行形式层面的实验性解读。

分析叙事护理模式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应用效果 下载:92 浏览:784

张同霞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8期

摘要:
分析老年慢阻肺患者接受叙事护理模式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医院收治慢阻肺患者中任意择取100例老年患者设为观察对象,随机抽签法分成两个护理小组,将常规护理干预用于对照组,叙事护理模式用于观察组,每个小组分别计入50例。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过评定分析,护理前,两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未发现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0%相较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8.0%P<0.05)。结论 老年慢阻肺患者利用叙事护理模式干预后,生活质量明显提升,负面情绪得到缓解的同时,老年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叙事护理改善住院成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症状的对照研究 下载:29 浏览:714

陈霞 孙莉红(通讯作者) 穆莉莉 张秋红 王春蕊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7期

摘要:
研究叙事护理在改善住院成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症状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纳入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本院住院治疗的60例住院成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叙事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精神症状评分和自理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康复期间实施叙事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精神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